新华财经北京9月10日电(万令轩)9日,新华“太湖对话”(第三期)高端访谈在北京举行,活动聚焦“新时代人文经济学的无锡实践”,深入探讨文化赋能区域发展的创新模式。中国城市发展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文化和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冯巧玲在访谈中表示,数字化时代吸引年轻消费群体需系统梳理城市文脉,解码文化基因,并通过科技赋能与IP创新,打造兼具情感共鸣与传播力的文化产品和体验场景。
无锡文化底蕴深厚,三千年吴文化、千年运河文化、百年工商文化与当代文化产业交融,形成了独特多元的人文资源体系。冯巧玲指出,无锡推进“锡有名品”与“锡有名景”双螺旋发展路径,关键在于深化城市文脉梳理与文化基因解码:既要厘清文化传承逻辑,聚焦城市精神内核,更要将其有机融入产品开发、场景营造与品牌传播,为文化创新筑牢根基。她强调,深挖泰伯奔吴开拓精神、荣氏实业创新理念及“崇德向善、创新务实”城市精神等核心基因,正是实现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根本前提。
冯巧玲表示,无锡可依托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影视特效等顶尖资源,与自身文化资源深度嫁接,通过“线上造内容、线下筑场景”的模式,让传统符号化身具有情感共鸣力的消费新品。她进一步指出,通过运营前置规划,结合短视频互动、数字周边开发等方式,构建起“体验—传播—复购”消费闭环,真正将文化基因转化为“数字原住民”愿意长期驻留、乐于消费的价值内容。
在当前扩大免签入境政策的利好背景下,冯巧玲建议无锡应坚定文化自信,以“中国江南生活样板”的定位走向世界。她指出,无锡兼具中式日常的“油盐酱醋茶”与诗意生活的“琴棋书画诗酒花”,从惠山古镇、寄畅园的园林风雅,到《二泉映月》的艺术魅力、精工制造的产业实力,完全有能力向国际游客讲好中国江南故事,展现可敬可爱的中国形象。
冯巧玲分析,依托紧邻上海大型入境游市场的区位优势,无锡有望吸引更多国际游客,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中发挥更重要作用。
她认为,无锡文旅产业经多年发展,已积累了影视旅游融合、经典景区打造、乡村振兴实践等全国领先经验。未来需坚持文化赋能与科技引领,通过文脉梳理、场景创新、IP打造及国际化运营,让无锡人文经济学实践既能赋能区域发展,更能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无锡方案”。
据了解,新华“太湖对话”高端访谈是由中国经济信息社与无锡市委宣传部联合打造的高端交流合作平台,依托中国经济信息社专业的智库团队及丰富的专家资源,助力无锡引进高端智慧、集聚创新资源、促进项目对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