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9-10 08:41:49 股吧网页版
当历史新高又被刷新 投资者又该如何配置黄金?
来源:天天基金

  上一次使用这个标题的时候,笔者依稀记得还是今年4月。彼时国际现货黄金价格刚刚突破3500美元/盎司,创下历史纪录。

  不过数月时间,金融市场风云再起。九月初,黄金价格接连突破多道关口,一度跃升至3659美元/盎司,再次改写了历史高点。自年初以来,累计涨幅已超39%。(来源:Wind)

图:伦敦金现(国际现货黄金)1920年至今价格走势

图片

  来源:Wind,统计区间1920.1.30-2025.9.9。

  如果将时间拨回1971年那个夏天,在尼克松宣布美元与黄金正式脱钩时,或许无人能预料到,半个世纪后,黄金会以如此强势的方式重返世界经济舞台的中央。

  然而现实正是如此。这种不会生息的古老金属,正在历史的新周期里,悄然完成从投资品类到"信任公约数"的蜕变。

  01 黄金的现代意义

  ——从投资工具到信用锚点

  传统分析框架通常认为,黄金价格主要受三大因素影响:美元实际利率、通货膨胀水平与全球避险情绪。

图片

  然而最近两年,这一认知正遭遇挑战。一个显著的现象是,即便在美国实际利率高企的情况下,黄金依然保持强势。

图片

  这种“反常”并非偶然,而是全球货币体系深层变革的外在体现。历史总是惊人地呼应,黄金的每一次大放异彩,都与时代的重大转折紧密相连。

  上世纪70年代,黄金因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而步入大牛市;二十一世纪初,互联网泡沫破裂与次贷危机又一次推升其作为避险资产的地位。

  而今天,我们似乎正置身于一个更加宏大的叙事之中,全球对现有货币秩序的信任正在重塑,黄金则成为了这场重塑中最核心的“硬通货”。

  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将美元“武器化”,通过制裁切断俄罗斯与全球美元体系的联系,这一举动让许多国家意识到,过度依赖单一主权货币可能带来的风险。与此同时,美国国债规模的无限扩张,进一步削弱了美元的信用基础。

  在这样的背景下,正如桥水基金所指出的:"对黄金的需求,越来越多地作为一些国家的美元替代品。"

  事实也的确如此:2022年以来,全球央行年度购金量连续突破千吨,中国央行更是连续10个月增持黄金。

  这已超越普通的资产配置行为,而更像是对当前国际货币体系投下的一张不信任票。

  02 新高之后的金价

  ——黄金是否仍是投资者的答案

  面对3600美元上方的金价,“高处不胜寒”的预期难免滋生。但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大牛市还是熊市,黄金的走势往往以十年为周期来考量。

  因此,尽管当前黄金已处于高位,我们仍不应轻言看空,留一份清醒留一份醉。

图片

  资料来源:Wind,华安证券。注:统计美元计价的伦敦黄金现货价格,第8段和第9段虽然时间上相连,但驱动因素不同且中间经历了大跌,因此划分为两个阶段。

  从历史维度看,1971年至今完整的9轮黄金牛市平均持续32个月、涨幅172%。本轮行情若从2022年11月起算,至今已持续34个月,时间上略超历史均值,但涨幅仅完成历史平均水平的74%。

  若进一步对比前两轮超级周期(70年代涨近18倍、21世纪初涨5.5倍),当前黄金的涨幅似乎仍在“情理之中”。(来源:Wind,华安证券)

  从现实维度观察,黄金市场近期出现的三个信号,更值得投资者关注:

  首先,近期黄金开始尝试脱离中枢,加速上行。

  究其原因,主要始于市场对美联储独立性的担忧。特朗普试图干预美联储人事安排,支持其理念的理事人数占优,使得货币政策面临政治化风险。这一态势侵蚀美元信用根基,对金价形成支撑。

  其次,美联储货币政策周期相对有利于黄金。

  在8月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上,主席鲍威尔释放偏鸽派信号。截至9月1日,市场对9月降息25个基点的预期概率已升至87.4%。而最新公布的8月失业率上升,更强化了降息逻辑。

  参考90年代以来的历史经验,降息周期中的金价表现历来不会太差。

图片

  最后,海外地缘政治风险的阴霾始终未散。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风险事件反复演绎,不确定性从未消失。在这种背景下,黄金的避险属性依旧具备吸引力。

图片

  诚然,短期技术性回调可能随时发生,但当黄金价格站上3600美元之后,真正的变局已经不再局限于K线的图形与斜率,而是整个人类社会对财富载体的认知坐标系。

  03 如何配置黄金

  ——普通人的有效参与方式

  尽管从投资视角来看,黄金并非完美资产。它价格波动较大,本身不具备生息能力,且涨跌逻辑具有对称性,一旦进入大级别的回调周期,可能需要经历长达十年的下行过程。

  但即便如此,黄金的独特价值依然难以替代。其独特的抗通胀和地缘政治风险属性,以及与股票、债券、大宗商品等大类资产走势的低相关性,使其在家庭资产配置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近两年来,这一观点已经愈发成为共识。

图片

  对普通投资者而言,在实操中主要有以下几类参与途径:

  其一,实物金条是最朴素的持有方式,但需警惕加工溢价和储存成本;

  其二,黄金积存账户适合中长期定投,不同银行费率差异需仔细比较;

  其三,黄金ETF兼具流动性与低成本优势,一手(100份)对应1克真金;

  其四,黄金股及黄金股ETF具备波动弹性,但需结合权益市场变化动态调整。

  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黄金配置的核心要义都在于“平衡”。理论上,将黄金在家庭总资产中的仓位控制在5%-10%是较为合理的区间。

  这一比例既能在市场动荡时为资产组合植入“反脆弱性”,又不会因过度暴露于金价波动而影响整体收益。

图片

  假设我们持有黄金ETF约一成仓位(10%),并据此模拟过去五年黄金与其他资产组合的效应。

01

  沪深300+黄金

  数据显示,沪深300搭配黄金后近5年涨幅达+10.59%,原本的亏损直接转为盈利了。在A股市场一度经历漫长季节的投资者,因为黄金的对冲,也能获得不错的结果。

企业微信截图_17546313867304.png

  数据来源:wind,时间2020年1月1日-2025年7月31日,指数为沪深300和黄金现货合约AU9999,统计周期为周,不作为指数推荐,过往数据不代表未来

02

  创业板指+黄金

  创业板指在经历新能源板块带来的狂欢后,回撤一度超-50%,随着AI带来的应用革新机遇,创业板指近半年又有所回升。

  数据显示,搭配黄金后更具韧性,尤其在高波动的市场阶段回撤更小。

企业微信截图_17546320714141.png

  数据来源:wind,时间2020年1月1日-2025年7月31日,指数为创业板指和黄金现货合约AU9999,统计周期为周,不作为指数推荐,过往数据不代表未来

03

  人工智能+黄金

  数据显示,人工智能搭配黄金后曲线更平缓,在高波动的行情中比单一持有回撤更小,总体收益得到提升。

图片

  数据来源:wind,时间2020年1月1日-2025年7月31日,指数为CS人工智和黄金现货合约AU9999,统计周期为周,不作为指数推荐,过往数据不代表未来

04

  纯债+黄金

  即便在前期的债牛行情中,因为加入了黄金,组合也获得了“固收+”的效果。

企业微信截图_17546323882227.png

  数据来源:wind,时间2020年1月1日-2025年7月31日,指数为万得中长期债券基金指数和黄金现货合约AU9999,统计周期为周,不作为指数推荐,过往数据不代表未来

  需要注意的是,黄金投资最忌"情绪化追涨",2012年金价突破1900美元时的狂热还历历在目,随后的调整让不少盲目追高者付出了数年的时间成本。

  更理性的做法是将其作为资产配置的一部分,通过定期再平衡来克服人性弱点。

  人类之所以始终钟情于黄金,从根本上看,是对确定性、对真实价值的永恒追寻。

  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到数字货币的兴起,再到如今央行重返黄金,历史仿佛划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圆环。当法币的潮水起落无常,黄金如同海平面下的暗礁,始终标记着价值的基准线。

  站在新周期的十字路口,与其追问黄金能否继续上涨,不如思考一个更本质的问题:当旧秩序松动、新平衡未立时,什么才是财富真正的"锚"?

  归根结底,在信任变得脆弱的时代,我们或许都需要手握一些,那些不需要依赖任何对手方承诺的资产。

  答案,或许就藏在那些历经千年淘洗仍熠熠生辉的金属之中。(文章来源:华夏基金)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温馨提示: 1.根据《证券法》规定,禁止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扰乱证券市场;2.用户在本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