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9月9日电(记者丁雅雯)“第二十三届全国投资促进机构对接交流活动”日前在厦门成功举办。与会嘉宾呼吁,加强跨境投资协作,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通过制度型开放、绿色转型与产业链协同进一步畅通国际合作。
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会长房爱卿强调,各国应秉持开放、公平、非歧视理念,反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以制度型开放畅通投资合作渠道、以产业链协同激活创新发展动能、以绿色化转型拓宽可持续发展路径、以各方联动促进全球投资凝聚力。他表示,投资促进机构在推动全球经济发展和国际投资合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投资促进不是“独角戏”,而是需要各方协同的“交响乐”。各国投资促进机构应强化联动协作,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共享各国投资政策、优质项目信息及服务企业的实践经验。
突尼斯经济与规划部部长萨米尔·阿卜杜勒哈菲兹分享了突尼斯发展活力和投资潜力,他表示突尼斯政局稳定、劳动力资源优质,外国直接投资增长显著,与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国际伙伴建立了多元合作。突尼斯重视合作伙伴关系,作为世界投资促进机构协会(WAIPA)合约成员,希望通过WAIPA的投资促进功能,加强和中国以及其他区域的连接与合作,提升自身全球投资吸引力,借助战略区位优势为投资者提供进入欧盟及非洲市场的桥梁。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投资与企业司司长李楠在演讲中分析了当前全球FDI总体下降但区域与产业分化明显的趋势。她指出数字经济、南南投资及中国投资所发挥的作用日益突出,同时强调地缘政治、投资审查和产业政策对FDI的影响正持续加深;她建议投资促进机构应增强数据分析与政策协调能力,聚焦自身优势、提供定制服务,并善用智能工具以应对新挑战,协助投资者把握机遇、管控风险。
尼泊尔投资委员会首席执行官苏希尔·贾瓦利表示,真正的共赢来源于协作,投资不仅是资本流动,更是构建伙伴关系,共享知识、技术、创造共同繁荣。自成立以来,尼泊尔投资委员会已经批准了120亿美元用于53个项目,包括七大能源项目、四大非能源项目,合作成果显著。未来,尼泊尔将开辟更具包容性、更加可持续的投资之路。
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副司长王亚解读了中国政府目前利用外资的整体状况以及下一步最新政策导向和要点。他表示,商务部将从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举办投资中国系列活动、着力加强服务保障等方面全力以赴开展稳外资工作,不断推动相关领域开放,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持续打造投资中国品牌,加强外资企业服务保障,为各国企业在华发展提供便利。
商务部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司二级巡视员杨皓表示,对外投资是开放型经济的重要构成,也是中国与世界各国深化经贸合作,实现共同繁荣的重要途径。截至2024年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超过三万亿美元,连续八年保持世界前三,在境外设立的企业超过五万家,遍布全球190个国家和地区,有效带动了东道国的经济发展、税收就业和技术进步,有利促进了互利共赢,也成为践行全球发展倡议的生动体现。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全球投资和技术促进办公室和机构伙伴关系司司长舒骆玫介绍了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致力于通过其全球ITPO网络促进发展中国家吸引外国直接投资,以弥合投资认知差距并推动可持续发展。该组织将为中国及其他成员国提供投资匹配、能力建设和项目对接服务,帮助中国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并促进绿色与AI等领域的技术合作。
据悉,本届交流活动由中国国际投资促进会、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世界投资促进机构协会等机构联合主办,以“投资聚力、合作共赢”为主题,外国政府部门负责人、联合国相关机构负责人、商务部主管司局领导、中外公司负责人、中外投资促进机构负责人等参会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