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宋薇萍)中信国际电讯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信国际电讯)技术总裁叶汉忠近日在上海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AI在各行各业的应用已相当广泛和深入。中信国际电讯一直高度重视这一趋势,持续在AI领域加大投入。希望将AI作为推动公司数智化转型和全球化战略的核心引擎,同时也成为中信集团国际化、科技化、智能化布局中的关键技术支撑。
中信国际电讯是中信集团新消费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网络已覆盖全球近160个国家及地区,与世界各大基础电信运营商建立了互联互通和通信协议,为全球运营商客户提供综合的国际电讯服务。
关于中信国际电讯如何打造面向未来的企业级数字能力底座,构建全球互联数字新生态,叶汉忠从技术突破、算力、数据等多方面进行了分享。
“目前,我们正致力于将AI技术深度融入通信安全、算力资源调度等关键环节,重点围绕AI网络、AI大数据以及AI大模型三个方向持续开展技术研究,力求真正让AI成为带动公司整体业务增长的关键驱动力。”叶汉忠说。
据介绍,围绕AI+大数据、AI+网络、AI+大模型应用等核心方向,中信国际电讯持续推出了可规模化复制的落地方案。其中,在AI数据治理领域,“AI Databank智数库”数据智能平台通过深度融合大数据、AI、大语言模型(LLM)和生成式AI技术,构建统一数据平台,实现多业务系统数据的整合,已在多行业中实现广泛应用。
“在AI Agent方面,我们密切关注其在智能客服、网络运维等领域展现的强大能力,尤其是在自动运维、自动修复等方面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当前我们正聚焦于任务拆解与智能调度等关键技术的研发,为未来AI Agent的大规模落地应用打下坚实基础,积极做好技术储备与场景布局。”叶汉忠说。
为了避免出现算力焦虑,叶汉忠表示,公司提出了“云边协同”解决思路:将模型训练放在云端,推理部署则落在边缘侧。目前,中信国际电讯正在推进的“云边异构大模型融合平台”就是希望通过这种架构,帮助企业在保障性能的同时,降低算力成本,有效缓解算力压力。
围绕跨境数据流动方面,中信国际电讯也在积极布局。叶汉忠表示,今年7月,公司与深圳数据交易所签署了合作协议,目标是为香港与内地的数据跨境提供技术与服务支撑。“通过该合作,我们希望围绕技术能力、业务场景与生态构建三个维度打造可复制的解决方案。目前正在推进的重点方向包括:一是构建跨境数据基础设施;二是推动数据资产的集成化与价值优化;三是积极融入深圳数据交易所现有生态,与合作方展开更深入的联动。”叶汉忠说。
叶汉忠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不应局限于某一家公司单打独斗,而是需要整合各方力量,携手构建多元、互补、可持续的创新生态。公司积极与上下游合作伙伴建立长期协同关系,推动生态伙伴之间的能力整合与场景落地,形成良性循环,共同推进人工智能技术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