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5%以上、残疾人就业率位列全国第4名、率先推动实施残疾学生15年免费教育、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率达99.46%、高速公路服务区无障碍通道与无障碍厕所覆盖率均达100%……“十四五”以来,广东残联在残疾人基本民生保障、就业、教育、康复等领域持续发力,更好保障残疾人各项权益,大力营造扶残助残良好社会氛围,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不断推动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高质量发展。
残疾人基本保障水平不断提升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广东省残疾人福利制度与保障制度不断提升,通过精准摸底、完善政策、强化救助等举措,织密残疾人生活与发展的保障网络。
“十四五”期间,广东省残联开展残疾人家庭收入状况调查,科学获取残疾人家庭收入数据,推动政府及相关部门制定扶持政策,确保残疾人家庭人均收入年均速度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基本同步。
健全完善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广东省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实施办法》,进一步明确补贴对象、补贴标准、资金安排和申领程序等,符合条件并自愿申请的残疾人覆盖率达到100%,补贴标准和覆盖范围持续位居全国前列。2021年以来,广东省各级财政投入近5亿元建强市级儿童福利机构,新增工作人员500余名,集“养治教康社”为一体的区域性集中养育模式初步形成。
在残疾人社会救助保障方面,广东残联优化最低生活保障政策,将最低生活保障边缘(低收入)家庭中的重病患者和一级、二级残疾人以及三级、四级精神残疾人、智力残疾人,单独纳入最低生活保障,成年无业重度残疾人可以参照“单人户”提出低保申请,符合条件的纳入低保范围。目前,广东省40.4万名符合条件的残疾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符合条件并自愿申请的残疾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比例已达到100%。
同时,细化特困人员供养制度。对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义务人或其法定义务人无履行义务能力的残疾人,按规定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建立照料护理制度,将特困人员生活自理能力分为全自理、半失能、失能三类,照料护理标准分别按照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2%、30%、60%确定。
在此基础上,广东残联进一步拓宽残疾人社会保障与服务的覆盖领域,从基本生活供养向社会保险、住房保障及社区服务等多方面延伸。
据广东省21个地级以上市统计,残疾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已达到90%以上,残疾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5%以上。
在实施农村危房改造中,广东省优先解决低收入残疾人家庭住房安全问题,对无力自筹资金实施危房改造的农村残疾人家庭给予倾斜照顾。此外,全省已经建立星级社区康园中心1676家,其中一星级255家、二星级824家、三星级404家、四星级143家、五星级50家,每年为超过3万名16至59周岁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提供日间照料等服务。
“十四五”以来,广东省实际有康复需求残疾人1200688人,其中1194198名残疾人得到基本康复服务、204552名残疾人得到辅具适配服务,基本康复服务率和辅具适配率分别为99.46%、99.75%;共有121437名残疾儿童得到康复救助,服务率99.69%。
推进残疾人高质量就业创业
教育是残疾人成长发展的阶梯,近年来,广东省在残疾人教育领域持续发力,从义务教育普及到全学段保障,为残疾人求学之路提供了坚实基础。
2024年广东省特殊教育学生79060人,比2020年增长了24%,2021年开始,全省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连续多年达到98%以上。同时,广东率先推动实施残疾学生15年免费教育,2015年春季学期起在全省范围内推动实施高中阶段残疾学生免费教育,免收学杂费、课本费。“十四五”期间,“南粤扶残助学工程”累计发放金额约7410万元,惠及残疾人大学生约6500人次。
在保障残疾人教育权益、夯实发展基础的同时,广东同步发力残疾人就业帮扶,推动残疾人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十四五”期间,广东省超额完成《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制定的任务目标,残疾人就业质量和数量实现了双提升。全省就业年龄段残疾人86.54万人,已就业残疾人55.34万人,就业率达63.9%,位列全国第4名。三年来累计新增就业20.8万人(占全国新增157万的13.2%),新增培训残疾人7.96万人次。
2022年至2024年,为安置残疾人就业纳税人即征即退增值税6.5亿元,减免城镇土地使用税578.7万元,为3万户企业享受安置残疾人员所支付的工资加计扣除额超55亿元,为约12.4万人次残疾人减免个人所得税1.08亿元。2022年至今为省3973名应届残疾人毕业生提供全链条就业服务。
文体繁荣与无障碍协同发展
在为残疾人筑牢生活、教育、就业等多方面保障的基础上,广东同步关注残疾人精神文化需求,发挥体育特长,促进文体全面发展。

记者了解到,“十四五”期间,广东残疾人竞技体育成绩居全国前列。第17届夏季残奥会共50人进入中国体育代表团,其中32名运动员共参加11个大项47个小项的比赛,获得12枚金牌、8枚银牌、4枚铜牌,2人4次打破2项世界纪录,金牌榜、奖牌榜居全国前列。此外,全省近1.3万名残疾人参与系列体育运动,有效促进竞技体育和群众性体育均衡发展。
随着残疾人体育事业稳步发展,广东省城市基础设施、公共交通等领域的无障碍环境建设与优化,获得了同步提升。广东残联开展全省符合条件的高速公路服务区无障碍环境建设问题排查整改,符合条件的高速公路服务区无障碍通道覆盖率达到100%,无障碍厕所覆盖率达到100%,建成无障碍停车位1266个。“十四五”期间已为48814户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提前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十四五”规划任务。
在持续优化物理空间无障碍的同时,广东残联大力推动科技助残发展,持续优化数字服务,打通信息无障碍渠道,深化残疾人事业信息化建设。
“十四五”期间,广东省建设了全国首个残疾人证全流程网上办理系统——广东省残疾评定系统。该系统充分利用广东省数字政府公共支撑平台,申请端入驻广东政务服务网、粤省事、粤智助政府服务自助机,残疾评定入驻“粤商通”,调用“粤信签”实现医师签署电子签名,调用“粤企签”实现医务管理部门签署电子签章,对接中国残联评残业务接口,推动评残信息的上传下达,切实解决了评残结果纸质流转、评定机构与残联数据互联互通问题,实现残疾评定结果无纸化、电子化流转,实现残疾人办证从申请到取证的全流程网上办理过程。
从95%以上的医保参保率到63.9%的就业率,从15年免费教育的率先实施到99.46%的基本康复服务率,再到100%覆盖的高速公路服务区无障碍设施,每一项成果都彰显着“让残疾人共享发展成果”的承诺。未来,广东将继续以实干让残疾人在发展中更有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