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沪指盘中维持窄幅震荡走势,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小幅走低,北证50指数跌超1%,场内近3500股飘绿。
行业板块涨少跌多,珠宝首饰板块大涨,采掘行业、环保行业、物流行业、商业百货板块涨幅居前,医疗服务、化肥行业、化学原料、航天航空、电子化学品板块跌幅居前。
中国港口协会主办的港口科技创新大会上,交通运输部科技司创新发展处副处长赵晓辉透露,交通运输部正全力推动“人工智能+交通运输”行动。其中,顶层设计《“人工智能+交通运输”实施意见》已完成征求意见工作,将加快出台。中邮证券表示,无人配送车成本大幅降低,路权扩充应用走向“规模化”;兴业证券指出,无人配送车有望成为新一轮成熟落地的组合辅助驾驶场景;开源证券认为,智驾逐步开启商业化落地,限定ODD及特定速度场景下已实现业务闭环。

中邮证券:无人配送车成本大幅降低 路权扩充应用走向“规模化”
无人配送车的成本包括硬件成本、软件成本、运维成本等。2021年无人配送车硬件成本在30-50万元左右,目前裸车价降至5万元左右。无人配送车成本大幅降低,路权扩充应用走向“规模化”。
兴业证券:需求高增 无人车加速落地
2025 年一季度快递行业件量增速达 21.6%,预计未来增速将维持 15% 左右,中高端需求有望持续向好。无人车有望加速落地,引领快递末端模式进化。在可靠性、成本、体验、法规等因素影响下,在无人矿车等“规则车”后,无人配送车有望成为新一轮成熟落地的组合辅助驾驶场景。当前无人配送车开放政策进入密集出台期,也已推出相关保险。
开源证券:智驾逐步开启商业化落地 特定场景已实现业务闭环
智驾逐步开启商业化落地,限定ODD(设计运行域)及特定速度场景下已实现业务闭环,如无人驾驶物流凭借低成本、24小时运营优势获快递、零售行业青睐。汽车行业新品密集发布,各种车型强化智驾差异化竞争,主机厂强产品周期叠加高阶智驾能力有望提振订单。此外,5月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预计达52.9%,行业需求稳健。风险方面需关注政策支持力度、技术迭代及原材料波动等因素。
东吴证券:Robotaxi商业化落地拐点已至
看好Robotaxi商业化落地拐点已至,市场潜力上,2030年Robotaxi市场规模规模剑指2000亿,Robotaxi占B端共享出行比例有望提升至36%左右;政策加速:一线城市先行示范北京/深圳/武汉已开放无人收费运营,政策端Robotaxi支持政策陆续出台,2025年北京条例落地加速3000平方公里示范区建设,头部企业牌照获取进度领先;技术成熟:L4能力比肩人类司机,头部企业测试平均车速达38km/h(接近出租车水平),头部Robotaxi企业新一代前装车型即将量产,硬件成本从上百万元下探至数十万元级别,单车盈利模型有望跑通;需求刚性:劳动力缺口倒逼商业化进程。
中金公司:2025年有望成为智驾从量到质发展大年
2024年乘用车智能驾驶快速发展,一方面是渗透率快速提升,硬件降本支持智驾普惠;另一方面是新技术下功能快速演进,车企竞争焦点从年初的全国可开到当下的全场景不间断运行,2025年有望成为智驾从量到质发展大年。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一切后果自负。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