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江防汛墙是上海防汛安全保障四道防线之一“千里江堤”核心组成部分。今天下午,市水务局执法总队联合市交通、城管、生态环境执法总队与防汛设施管理部门、属地管理部门共赴徐汇区黄浦江、淀浦河开展联合防汛安全检查。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全程予以指导。
据市水务局介绍,上海的汛期一般是每年的6月1日至9月30日,而今年的水文气象年景总体偏差,降水过程的极端性强,台风影响略多于常年,防汛形势严峻。为消除防汛安全隐患,宣传引导黄浦江防汛墙沿线码头作业单位自觉做好防汛安全工作,落实国务院和上海规范涉企行政检查要求,避免“多头检查、重复检查、随意检查”,市水务局执法总队以“检查码”撮合的形式联合市交通、城管、生态环境执法总队,以及市堤防泵闸建设运行中心、徐汇区水务局,根据各自职责分工,对码头企业开展检查。
当天检查中,市水务局领导还和码头企业代表面对面进行座谈交流,向企业负责人宣讲涉企检查相关政策,听取对水务执法工作意见建议,详细询问企业生产经营状况,防汛物资、防汛预案落实等情况。

“以往各部门每年都会对码头企业开展检查,企业一年下来接受检查不少于6-7次。现在六家单位通过联合进行‘综合查一次’,大幅减少了现场检查数,切实减少了对码头作业的影响。”码头企业代表表示:“综合查一次”确实能使企业减轻负担、得到实惠,有更多精力做好生产经营工作。
记者还从市水务局执法总队获悉,目前市水务局执法总队正在积极推行码头企业防汛安全领域“无感监管”场景应用。以往对黄浦江防汛墙沿线作业是全覆盖现场检查的,今年根据规范涉企行政检查要求,实施分级分类差别化监管、精准执法,按细分监管领域的检查对象库进行风险+信用的综合评价,对于风险低、信用好的企业,纳入码头企业防汛安全领域“无感监管”对象目录,目前已纳入无感监管的码头企业23家,约占中心城区码头总数的三分之一。对这些单位原则上不主动开展现场检查,通过无人机巡查等方式开展无感监管,实现减量提质不扰企。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根据涉企行政检查相关要求,水务执法部门多措并举,在多行业统筹执法力度与温度。诸如对部分首次违法、违法情节较轻、未产生危害后果等行为,纳入《水务领域轻微违法行为依法不予行政处罚清单》;修订完善排水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对营业规模较小、日排水量较小的排水户违法行为优化裁量基准;与审批、管理部门一同开展“跨前宣传、组团服务”依法排水的专项执法行动。通过各种方式,指导违法企业及时整改,消除安全隐患,提升责任意识,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

据悉,市水务执法部门已从5月起在汛期持续开展防汛安全检查,并将在本次推出的码头企业防汛安全领域“无感监管”目录的基础上,进一步借助航片(卫片)遥感解译、视频AI识别、光电雷达等智慧监管手段,继续探索深化“无处不在”又“无事不扰”的监管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