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投资网讯(记者林珂)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驱动下,四川省轨道交通产业蓬勃发展,逐步形成了集研发、制造、运营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生态体系。四川发展轨道交通产业园正是这一进程中的重要参与者与引领者。在西博会现场,四川发展轨道交通产业园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刘欣接受了媒体采访。
轨道交通如何助力西部崛起?刘欣从产业园区建设、技术创新应用到区域协同发展等多个维度带来了自己的观点。
记者:成都这么多产业园区,为什么选址在新津区?
刘欣:新津区位于成都市南面,选择新津区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个是区位优势,目前新津区定位为制造高地、幸福水城,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园城市的示范区,它全域都划归到天府新区,属于成都“一刻钟”经济圈,共建“一带一路”铁路口岸的重要节点;第二是产业基础,目前该园区所在区位为新津区经开区,产业基础按照3+2+N先进制造产业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具体来看,3+2+N是指绿色食品、新能源、轨道交通三大主导产业,以及新型材料、智能制造装备等新兴产业,目前其正在着力构建全省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成渝科技成果转化基地,西部制造业转型升级先行区;第三是政策扶持,新津区目前已经在普惠政策方面形成了1+3+N的政策体系,这个体系主要涵盖包括对工业制造类企业的租金补贴、营收奖励、研发奖励以及培育奖励,还有高管及员工奖励。因此,这三个维度是我们选择新津区作为园区选址的重要原因。
记者:作为国家中部产业转移重点载体,四川发展轨道交通产业园,主要招商的产业类型是哪些?
刘欣:新津目前具备相应的产业基础,根据实际情况,从而选择适配的招商引资项目。
记者:相较于中西部同类园区,哪些优势能吸引企业在此落地?
刘欣:我们园区吸引企业入驻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区位优势比较明显;第二是为入园企业提供一站式配套服务。园区构建了全链条产业服务体系,通过标准化+定制化双轨模式打造拎包入住的园区生态。目前,一期项目已经建成7.36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和产业服务中心、孵化设施等,企业入驻即可开展全流程生产运营。同时二期项目正在做前期工作,可以根据企业需求提供厂房定制服务,确保生产企业的需求与载体供给达到高度匹配,打造特色集群;第三是为入园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增值服务。园区形成了涵盖政策咨询、融资对接、基金跟投、市场推广、人才安居计划等专业化服务和产品,通过建立企业政务审批绿色通道,有效缩短企业投产周期,针对入园企业融资难点,筛选一批优质普惠金融机构定向开展金融产品匹配及协调工作。按照开放性市场化原则,设立联合产业投资基金,为入园企业提供投资支持。另外,入园企业还可以享受政企联合市场推广、人才安居计划等服务。
记者:目前面向招商引资企业,园区采用什么合作模式?
刘欣:目前我们园区合作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灵活多样。这不仅局限于传统成品厂房的出租、出售,还会根据企业具体需求提供自主规划+设计定制的合作模式,确保入园企业招商规划建设全周期的参与,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投资成本。
记者:近年来有没有看到越来越多的省外企业落户成都,主要聚焦哪些领域?
刘欣:我发现有50%以上的企业来自外省,领域分布则主要集中在半导体和新材料。
记者:作为园区产业,关于西博会的畅想有哪些?
刘欣:首先,西博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是一次展示和招商的机会;其次,在“立园满园”背景下,有效地帮助企业招商引资,让企业来了以后能够发展下去,且发展得很好,将核心产品带向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