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5-28 04:16:50 股吧网页版
中国杂技团开启驻场演出,杂技演出市场将迎黄金期?
来源:上观新闻

  这个五月,北京朝阳剧场迎来了一台重磅演出——《登峰造“技”》。这是北京演艺集团旗下中国杂技团专门为朝阳剧场打造的演出作品,标志着中国杂技团正式开启驻场模式。

驻场演出,从精华开始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首个国家级杂技艺术院团,中国杂技团承载着东方杂技美学的演变史。从1957年的第一块金牌,到2004年第一尊“金小丑”,再到2025年斩获第75枚金奖、第四尊“金小丑”,这些奖项诠释了中国杂技艺术的辉煌历程。

  “我们为朝阳剧场专门打造的《登峰造‘技’》演出,是汇聚了中国杂技团七十五年艺术沉淀的精华。”中国杂技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吕立民说。

  记者在现场看到,整场演出从始至终惊险刺激、唯美有趣,令人叹为观止,赢得观众掌声不断。《九级浪-杆技》再现海浪搏击的刚柔并济,《协奏·黑白狂想-集体技巧》在钢琴旋律中展示瞬息万变的人体造型,《鼓韵-蹬鼓》将传统蹬技与鼓乐相融,《圣斗-地圈》突破身体极限的腾跃,《揽梦擎天-高拐》挑战高空叠架的惊险美学,《玄·多维集体球技》以精准协作构建动态几何,《俏花旦-集体空竹》用灵巧翻飞的空竹演绎京剧韵律,《驭风凌霄-男子集体车技》则以疾速飞驰的车轮描绘风的速度,为整场演出落下震撼注脚。

  “这是我第一次走进剧场现场观看杂技演出,非常震撼。之前总觉得杂技的特点在于难和险,但通过中国杂技团的这场演出,我也感受到了杂技艺术中的美,特别喜欢《俏花旦-集体空竹》这个节目。”观众梁女士表示。

  中国杂技团演员李丽平介绍,《俏花旦-集体空竹》从创排至今已20余年,每一年都会在之前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比如在技术方面,不断升级抖空竹和跳绳的技术;在舞美方面,升级节目的空间设计和服装设计;在表演方面,不断加强演员的艺术修养,把杂技与中国的传统戏曲表演相结合等。

  观众崔女士说:“演出超出我的想象,非常精彩。之后我还会带自己的孩子来观看杂技演出,让小朋友也感受一下不同的艺术门类。”

打造精品,走向大众

  在全世界范围内,剧团驻场演出并不是新鲜事——纽约有百老汇,拉斯维加斯有太阳马戏团,伦敦有西区,日本有宝冢歌剧团……“这些经验表明,要打造一流的院团品牌,就需要特定的场所。杂技这个门类也是一样。”吕立民向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表示。

  据介绍,中国杂技团在朝阳剧场的长期驻场演出项目,将精准对标“大戏看北京”和“演艺之都”建设工作,在老牌杂技演出剧场内,推出精品杂技马戏演艺内容,探索“艺术+科技+商业”融合发展路径,推动从产品经营到平台化经营的升级转型。

  吕立民介绍,未来,中国杂技团的驻场演出将聚焦两个方面。“首先是‘精品’,这就是我们在朝阳剧场正在做的这部分,即在北京核心旅游区的核心平台上,打造一流的演出产品,立足行业标杆,让来北京旅游的中外游客都能感受到中国传统技艺的独特魅力。其次是‘下沉’,即在社区剧场等开放新空间进行一些沉浸式、街区式的亲子类表演,为杂技这门艺术门类培育更广泛的新观众。”

让海外观众来京观演

  打造品牌,也不能放弃海外市场。“我们每一年在海外有300场左右的演出。希望通过杂技这门世界语言让海外观众也能看到中国,未来也能走进我们在中国的剧场,感受更多中国演出品牌。”吕立民说。

  要树立品牌,除了场地的加持,内容还是关键,而杂技节目出精品需要日复一日地打磨,不能“吃快餐”。“开启驻场也是对我们的演出创排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吕立民表示,中国杂技团会利用驻场的契机,进一步提升院团在创排、科技运用、平台运营、演员培育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或许,不远的将来,我们也能在中国的演出市场中看见受人追捧的杂技明星。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