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上游新闻记者从重庆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上获悉,重庆直接股权投资方式投资金额近3000万元,推动89家科技型企业上市,累计投资金额452.8亿元。
当天,会议听取了市政府关于《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对〈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工作情况的报告〉的审议意见》研究处理情况的报告。
报告和审查意见显示,重庆围绕构建“416”科技创新布局和“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一体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在加强统筹协调方面,重庆进一步提升科创领域政府性投资基金整体谋划,推动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落实。比如,以直接股权投资方式投资金额近3000万元,推动89家科技型企业上市,累计投资金额452.8亿元。
据统计,2024年,重庆减免企业所得税59.4亿元,高新技术企业申报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合计减免81.2亿元。
在加强企业创新意识方面,进一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协同创新意识,大力培育优质创新企业。组织实施“5+8”重大(重点)专项、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四链”融合项目等。2024年,重庆新认定有高新技术企业329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2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4家、独角兽企业7家。
在加强以融资增加企业研发投入方面,重庆进一步助力企业获取信贷融资,大力发展耐心资本。在全国首创“知识产权挂钩贷款”“经营成果挂钩贷”“数字资产挂钩贷”等产品。2024年,私募股权基金投资高新技术和初创科技企业资金规模较2021年增长1.1倍。
在完善创新链方面,进一步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培育高端产业创新平台。重庆围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先进材料等产业领域组织实施科技攻关项目,设立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专项资金,全国重点实验室达11个,科技服务业规上企业达588家,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644亿元。
在加强高水平创新人才引育方面,进一步完善产业人才引育体系,引导企业强化人才培育。
在提高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方面,进一步建立科技成果汇接机制,提高科技成果供给能力。打造集成电路专业孵化园区3个,建设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135家,建成环大学创新创业生态圈10个。开展科技成果“以权代股”、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转化收益分配、职称评聘等“五项机制”改革,2024年全市技术合同登记成交额超974亿元、同比增长12.6%。
上游新闻记者郭发祥谭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