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第九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重庆,第七届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成都,第二十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连日来,三场国际盛会在我国西部地区密集举行,奏响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乐章。
广袤西部,涵盖12个省区市,与十多个国家接壤,在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举足轻重。近年来,西部地区日益走向开放前沿,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格局加快形成,正是我国对外开放向更高水平、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挺进的生动写照。
西部,吸引力何来?
地处亚欧腹地,连接东西方,西部地区自古就是重要的贸易枢纽之地。如今,古道驼铃远,丝路汽笛鸣,西部独特的区位优势愈加凸显。
“来重庆是我们最明智的一个选择!”一家企业负责人这样感慨。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这家企业生产的汽车零部件出口东南亚地区的物流周期从30天左右缩短至18天左右,物流成本下降约50%。
古老的商道被唤醒,开放的空间再打开。如今的西部,高铁飞驰、公路成网、航线加密,中欧班列通达欧洲,西部陆海新通道连接全球,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加速奔涌。
道路通,百业兴。全球2/3的iPad、近8000万台笔记本电脑、超1亿台智能手机……内畅外联的国际门户枢纽,让一个个高端制造产品从川渝走向世界。
2003年第四届西博会上,英特尔签约落户成都,拉开“IT西进”大幕,为成都建设电子信息万亿级产业集群埋下伏笔。正在举行的第二十届西博会上,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型显示、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创新成果目不暇接,孕育着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动能。
如今,越来越多客商在中国西部做起“全球生意”。他们看中的,更是这里资源富集,潜力深厚,机遇无限,大有可为。
甘肃、宁夏、内蒙古等地风光资源充沛,贵州矿种多、储量大,新疆、青海、西藏等地人文风情独特……西部地区独特的资源禀赋与产业发展环境,蕴含着巩固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新兴产业的广阔空间。
西部的开放机遇,不仅来自对外敞开大门,也来自对内融入全局。多年来,“西电东送”“西气东输”“东数西算”等重大工程,不仅将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成发展优势,也有力支撑东部地区发展需求,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分工合作、协同并进”的良好局面。
“现在在中西部的投资约占我们在中国新增投资的一半。”参加第七届西洽会的普洛斯集团高级副总裁郑覆说。这家2003年进入中国的跨国企业,投资主要集中在物流供应链、人工智能、算力、能源等领域。
这是对西部的信心,更是对于中国的信心。
“巩固东部沿海地区开放先导地位,提高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开放水平”“要坚持以大开放促进大开发,提高西部地区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党中央一系列决策部署蕴含统揽全局、经略西部的深刻考量,彰显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信心。
中国经济空间广阔,西部每一寸土地上的火热创造,都是中国努力追求更平衡更充分发展的生动注脚,都展现着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光明前景。
随着对内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高质量发展的道路越拓越宽,西部这片广阔美丽的国土,必将在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释放更加强大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