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巴黎5月27日电(记者李文昕)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合组织)27日发布钢铁展望报告说,全球钢铁行业产能过剩持续加剧,挑战日益严峻。
报告说,自2019年以来,全球钢铁产能在需求疲软背景下仍快速增长,到2027年,全球钢铁过剩产能将达到7.21亿吨,产能利用率将降至73%,对市场稳定、就业、供应链和脱碳进程均构成风险。
报告显示,根据在建产能情况,2025年至2027年三年间,全球新增钢铁产能预计将大幅增长6.7%(即新增约1.65亿吨),其中58%由亚洲国家贡献,而中国、印度和东盟国家增长最为显著。
然而,钢铁需求则增长疲软。报告预计,到2030年,全球钢铁需求将以每年0.7%的速度增长,各地区增长前景不尽相同。其中,经合组织地区的需求将基本保持稳定,中国的需求将大幅下降,东盟和中东及北非地区的需求将强劲增长。
报告说,全球钢铁行业一度由经合组织经济体主导,但如今投资重心转向新兴经济体。2025年后新增产能中约16%由跨境投资推动,其中90%以上集中在亚洲,其余在非洲。同时,经合组织经济体在全球钢铁生产中的地位明显下降,过去二十年间其钢铁产量占全球产量份额已减半,2024年降至22%。
报告指出,目前钢铁行业面临产能过剩、供应过剩和价格压力三重困境,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过去几年钢铁行业利润率明显下降,已接近历史低位。另据估计,2013年至2021年间,全球钢铁产能过剩论坛(GFSEC)成员国损失了11.3万个工作岗位。此外,持续的失衡威胁着脱碳努力,因为预计2025年至2027年间新增产能的40%将依赖于排放密集型的高炉/转炉(BF/BOF)工艺,这将削弱对低碳技术的投资。
经合组织秘书长马赛厄斯·科尔曼在新闻稿中表示,该报告研究结果表明,各国亟需遏制产能过剩增长,克服市场扭曲,以确保全球钢铁市场的平稳运行。“通过国际合作和基于证明数据的对话,我们将能够努力恢复公平竞争并提高全球可持续钢铁行业的效率,”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