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是低空经济追求的底线,是健康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构建审慎包容的低空安全新治理体系,是推动低空经济安全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在5月23日至5月25日举办的第九届世界无人机大会上,中国航空学会低空经济首席专家董志毅表示。
目前,无人机主导的低空经济正冲击万亿市场规模。据预测,中国低空经济的市场规模预计在2025年超过1万亿元,到2035年有望达到3.5万亿元。而“安全健康”正成为产业发展的关键词,在第九届无人机大会上,多位专家强调,需防止无序飞行对公众场所、大型活动造成的安全隐患。
这背后,是近期国内“黑飞”现象频频引发关注。所谓“黑飞”,指的是民众未经实名注册登记备案或未经相关部门批准,私自在管制空域内升放无人机等相应飞行活动。
5月初,一段“穿越机在大理崇圣寺三塔的古塔券洞内飞行时坠落”的视频曾在网络流传。经查,涉事飞手张某某系擅自飞入大理崇圣寺三塔景区,大理市公安局依法对其处以行政拘留十日的处罚。
防止“黑飞”在内的无人机无序飞行,让无人机从“飞得好”走向“管得好”,已成为目前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重要命题。在本届无人机大会上,上海特金就展出了多款便携式无人机侦测反制产品,如一款仅有智能手机大小的手持式侦测设备,能够在半径3公里低空空域内同时侦测定位无人机15架次以上,集无人机与飞手定位、穿越机飞行画面解析、飞手信息报备等多项功能于一体。
而上海特金的TDOA城市级网格化无人机管控系统也吸引了不少海外客商咨询。上海特金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基于TDOA(到达时差)无人机侦测定位技术,该系统可作为城市低空安全治理的新型基础设施,实现全天候监测和精细化管理,保障低空空域安全健康发展。通过部署硬件侦测设备和软件平台,实现无人机身份识别、远距预警、轨迹追踪,针对试图闯入重点保护区或低空航路的 “黑飞”无人机,可完成智能化精准“反制”。
据介绍,无人机低空安全系统集成了探测、识别、监控、反制及管理在内的一系列前沿技术,旨在构建起严密且多层次的低空防护网络。其中,多维协同探测技术综合运用雷达、光电跟踪、无线电频率监测、声呐定位以及人工智能图像识别等多种手段,实现了对无人机目标的全方位、立体化探测,能有效应对城市、乡村、海域等复杂多变的环境。
中国移动(成都)产业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中国移动正与上海特金就“5G-A+TDOA融合感知技术”开展联合攻关,发挥运营商及行业专家优势,打造低空监管与应用的全新服务范式,将低空目标感知监视效果推向新高度,构筑全天候、无死角的“低空天网”,共同筑牢低空经济安全底座。
2025年1月9日,全国民航工作会议强调,2025年民航系统将全面夯实低空飞行安全管控基础,构建更加严密的安全防线。5月20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表示,安全是低空经济发展的首要前提,将分类有序拓展低空经济应用场景,严厉打击驾驶员无证、低空航空器未取得适航证、飞行活动未报批等“黑飞”行为,引导推动产业合理布局、场景有序拓展。
中国人民大学发布的《中国低空经济城市发展指数(LCDI)2025》表示,低空经济的安全管控体系建设已成为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无人机、eVTOL等新型飞行器的广泛应用,如何确保低空空域的安全,避免飞行器与其他飞行器或建筑物发生碰撞,已经成为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为此,国家对低空经济的安全管理和技术标准的制定已经被纳入国家安全战略之中,以确保低空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