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审议通过,聚焦碳足迹核算标准制定等三大领域
5月23日,《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审议通过。行动方案提出,强化绿色技术创新与应用、推进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引领新兴产业绿色发展、加强共性技术攻关与标准完善、优化政策与健全服务体系。
同时,行动方案将着眼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集中在以下三个领域:一是加快推进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制定。聚焦钢铁、电解铝、锂电池、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品,加快研制一批碳足迹核算标准,推动工业企业降低产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促进产业链和供应链转型升级。
二是加强新型固废综合利用体系建设。聚焦废旧动力电池,制定出台综合利用管理办法,修订发布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加快构建新型回收利用体系。聚焦废旧光伏组件等,加强综合利用政策的预研储备,提前布局综合利用能力,为迎接退役高峰做好准备。
三是积极推动清洁低碳氢在工业领域应用。聚焦清洁低碳氢应用的瓶颈制约,进一步推进政策集成创新,加快推动其在冶金、化工、石化等行业规模化应用,在工业绿色微电网、绿色船舶、绿色航空等领域实现多场景应用突破。
2025中国纸业可持续发展论坛圆满落幕,金光集团APP携手行业共绘绿色转型蓝图
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由中国造纸协会、中国造纸学会指导,全球浆纸巨头金光集团APP(中国)携手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主办,21世纪经济报道承办的“2025中国纸业可持续发展论坛”在北京正大中心盛大启幕。
本次论坛以“智领纸业,向善未来”为主题,汇聚政府部门、行业协会、领军企业、金融机构及高校专家,围绕低碳技术、产业链协同、ESG实践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对话。
伊利腾讯联想等“跨界合作”,共同发起“可持续社会价值生态圈”
在全球面临气候变化、环境危机和社会转型等风险的当下,企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主体,亟需跨领域协同创新,以应对诸多挑战。
5月20日,在“WISH2030美好大会暨可持续社会价值论坛”上,不同行业的十余家企业现场发起并组成了“可持续社会价值生态圈”。与此同时发布的《WISH2030美好宣言》,提出了十项核心原则,涵盖了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创造社会价值、贡献中国方案、推动绿色低碳、保障员工权益等多个方面,旨在促进企业在社会责任与商业价值之间的深度融合。
伊利集团副总裁徐克强调,中国既要平衡经济、生态与社会的三维发展,又要直面人口与资源的双重挑战。当下,企业正在实现从承担社会责任到创造社会价值的时代之变。每家企业、每个行业都能找到与社会价值共振的频率,成为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点。
证监会副主席李明:引导提升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质量
5月19日,在2025全球投资者大会上,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李明在大会致辞中指出,充满活力的上市公司群体是投资中国的价值源泉。当前,A股市场超过5000家的上市公司,覆盖国民经济各领域,是中国产业门类齐全、加快转型升级的生动写照。近年来,我们牢牢把握上市公司作为资本市场基石的这一定位,着力强化产品和服务支持,规范活跃并购重组市场,督促完善治理结构,引导提升ESG信息披露质量,落实市值管理责任,加快优胜劣汰,大力推动上市公司提高自身质量和投资价值。
张德芹部署茅台2025年工作:构建ESG生态体系,引领绿色发展
5月19日,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德芹表示,茅台2025年主要目标是实现营业总收入较上年增长9%左右,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7.1亿元。同时围绕任务目标,茅台将重点抓好以下五项工作:一是筑牢主业发展根基,重点从“市场、渠道、服务、品牌”四端发力,构建“T”型多元化产品矩阵;二是构建ESG生态体系,引领绿色发展;三是驱动改革创新引擎,围绕“智慧茅台2.0”规划,建设集产品设计、生产、质量、物流系统集成的数字化供应链;四是塑强品牌文化势能,围绕“顺天敬人、明理厚德”的企业核心价值观,以“文化建设年”为抓手,不断丰富茅台文化的表达形态、价值内涵与体验场景,积蓄强劲文化;五是守牢发展底线思维,护航行稳致远。
生态环境部:加快货运车向零排放转型
在5月15日举办的零排放货运行动年会上,生态环境部大气司移动源处副处长,生态环境部大气司二级调研员连爱萍在致辞中提出,生态环境部大力推动重型柴油货车淘汰更新和新能源汽车推广,积极推进零排放货运车队建设,强化在用车排放监管。下一步将通过创新管理模式、政策激励和推广先进等模式,持续加快货运车向零排放转型,政企研多方协同推进, 助力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实现。
数据显示,在“双碳”目标深化、环保政策引领、技术迭代加速及市场化机制完善的多重驱动下,我国新能源货车销量与渗透率连续三年攀升,2024年市场渗透率突破25%。其中,新能源重卡表现最为亮眼,2024年全年销量突破8万辆,同比增长139.36%,较2021年实现近四倍增长,规模化应用场景从港口、矿区扩展至干线物流。补能基础设施同步跨越式发展:公共直流超充桩数量较2023年翻番,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网络覆盖率提升至98%,光储充一体化模式成新建标准;氢能领域加速布局,加氢站总数突破500座,液氢储运技术与兆瓦级电解水制氢设备实现国产化突破,为氢能重卡商业化奠定基础。
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一带一路”行动平台高级别指导委员会年会在万隆召开
5月24日,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可持续基础设施助力‘一带一路’,加速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行动平台(以下简称“一带一路”行动平台) 高级别指导委员会年度会议在印度尼西亚万隆GEM-ITB-CSU联合研究实验室召开。
会议审议并通过了《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可持续基础设施建设助力一带一路,加速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行动平台高级别指导委员会联合声明》。该联合声明充分显示了在全球化渐趋复杂的背景下,企业参与共建高质量“一带一路”为促进包容性增长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的积极贡献。
甘肃能化(000552.SZ):下属王家山煤矿一号井发生透水事故
5月19日,甘肃能化发布公告,公司下属甘肃靖煤能源有限公司王家山煤矿分公司一号井二204工作面突发透水事故,事故造成3名工作人员失联,经救援后抢救无效死亡。事故发生后,甘肃靖煤能源有限公司立刻启动应急预案,开展紧急救援,并责令王家山煤矿分公司一号井停产整顿,按相关规定与程序向有关部门进行了事故报告。
王家山煤矿分公司系非独立法人生产矿井,王家山煤矿分公司一号井具备独立生产系统和安全生产许可证。2024年,生产煤炭产品73.38万吨,占2024年公司煤炭产量的3.85%,测算2024年该矿井实现营业收入2.46亿元,占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的2.56%。
香港财库局:一季度香港ESG管理资产规模逾1万亿港元
香港财库局透露,截至2025年3月31日,共有218只获香港证监会认可的ESG基金,资产管理规模约1392 亿美元(折合约10857亿港元)。绿色债券方面,2024年在香港发行的绿色和可持续债务总额超过840亿美元(或约6552亿港元)。其中,根据国际资本市场协会统计,在香港安排发行的绿色和可持续债券总额约430亿美元(相当于约3354亿港元),自2018年起连续七年居亚洲区市场的首位,占地区总额约45%。
雀巢陷入“巴黎水”风波:在华体量有限,水饮业务收缩
法国参议院5月19日发布调查报告,认定雀巢旗下高端矿泉水品牌巴黎水存在消费者欺诈行为,其法国工厂在水源污染后非法使用紫外线、活性炭等消毒工艺处理水质,产品既不符合 “天然矿泉水” 标准,还检出粪便细菌。报告揭露,雀巢 2020 年已发现问题,2021 年与法国政府达成 “转型计划”,通过精细微滤技术继续生产标有 “天然矿泉水” 的产品,而法国监管部门不仅默许,甚至修改法规放宽过滤精度标准至 0.2 微米(原规定为 0.8 微米),并帮助雀巢删除污染检测结果以获取生产许可。雀巢回应称产品 “始终安全”,但承认与政府合作推动水源保护计划。财报显示,雀巢水饮业务 2024 年营收下滑 1%,中国市场销售额同比减少 17.4%,仅占集团总营收 0.8%。CEO 傅乐宏此前提出 “4D 战略”,强调本土化决策与数字化转型,但中国市场一季度有机增长率仅 1.7%,定价贡献率为负,增长压力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