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5-25 12:04:20 股吧网页版
国际爱肤日丨警惕带状疱疹的“皮肤之殇”,转变观念,预防先行
来源:新京报 作者:王卡拉

  皮肤通过感知冷暖,抵御风霜,构筑了人体的第一道生理防线,但这条防线也有“破防时刻”。在中国老龄化社会加速的背景下,皮肤健康尤其是中老年皮肤问题正从“体面问题”,逐渐演变为一场“银龄危机”。每年5月25日是国际爱肤日,今年的主题是“关爱银龄肌肤,守护幸福时光”。多位专家在“我为皮肤健康‘带’言”公益科普活动中呼吁,带状疱疹带来的“皮肤之殇”令人色变,应转变观念,将“预防先行”的理念转化为行动自觉。

  “皮肤之殇”背后的大挑战

  皮肤性病学已命名疾病有2000余种,繁复程度几乎为所有专业之最。“临床中皮肤病的发病率非常高,可能没有哪个科室的病种有皮肤科那么多。”北京医院皮肤科主任常建民教授说道。

  皮肤疾病并不是单纯的“面子”问题,也是人体健康的“晴雨表”,其重要性远超表面所见。数据显示,我国皮肤病患病率高达40%-70%,在所有疾病中造成的健康寿命损失位列第四。其中,带状疱疹带来的“切肤之痛”最令人色变。有约5%-30%的患者会遭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折磨,许多患者因持续不断的剧烈疼痛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甚至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

  “带状疱疹是一个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病率显著提升的疾病,约三分之一的人一生中会罹患带状疱疹。”常建民教授指出,90%以上的成人体内都潜伏着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这一数据在中国“表现突出”,每年新发带状疱疹约600万例,其中50岁以上人群就高达156万例。带状疱疹的发作不仅暴露了中老年人的免疫短板,更与慢性病密切相关。研究显示,相比于一般人,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患者罹患带状疱疹风险增加26%-41%。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公共卫生体系的“神经末梢”,对这些健康趋势十分敏感。“社区的中老年居民中,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病非常常见,‘多病共存’的情况也确实很普遍。”重庆市江北区五里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邱月月表示,这些慢病人群一旦得了带状疱疹,不仅可能导致原有的基础疾病加重,而且发生神经痛的风险也明显高于健康人群,痛感也会更强烈。面对这一挑战,常建民教授等多位专家呼吁转变观念,将“预防先行”的理念转化为行动自觉。

  升级认知,从“忍痛硬扛”到“主动预防”

  尽管带状疱疹风险伴随终身,但我国中老年群体和高风险人群对带状疱疹的认知和预防还存在一定偏差。2024年发布的《中老年人带状疱疹疾病和预防认知调研》显示,中老年人群普遍听说过带状疱疹,但超六成中老年人认为自己离带状疱疹较远。30%的患者因误信“忍一忍就好”而延误治疗,导致病情恶化。

  让更多的易感人群提升认知,有赖于持之以恒的知识普及。深圳大学总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吕艳思表示,科普需要有“让知识无痛划过大脑”的觉悟。“有时候我们做科普会从‘偏方’入手。人都是有猎奇心理的,科普要兼顾科学性和普及性,我们要见机行事地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吕艳思指出,说服带状疱疹易感的中老年人群应主动预防而非一味“忍痛死扛”,其实需要沟通技巧。老人通常怕麻烦家里人,用“如果真得病了,子女花在照顾你的时间更多”这样的话语告知他们,并提醒主动接受疫苗接种等预防性措施,他们更听得进去。

  当下,各地探索医防融合的多元协同新模式正在不断落地。今年3月,重庆市一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医师成功开具了全市首张公共卫生医师处方。这一制度设立的初衷,是要积极发挥公共卫生医师在基层的专业优势,融合贯通预防筛查到临床诊疗的医疗卫生服务各个环节。

  “我们给重点人群配备了家庭签约服务医生,可以长期、持续地为居民解答健康困惑,然后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给到预防接种建议、开具疫苗处方。”邱月月表示,在社区,“信任”很重要,由熟悉的家庭签约服务医生来做解答、给建议,居民的接受度也更好。有了这个处方,可以有效地提醒居民到预防接种门诊进行接种,把预防的意识转变为主动的行动。

  新京报记者王卡拉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