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企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为企业降低技术与应用门槛,上海市数据局日前启动数字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面向企业提供高可用、高可信、低门槛、低成本的数字产品和服务,包括数据资源、算力设施、人工智能、数字工具、专业服务等内容。5月24日下午,上海市数字公共服务中心(漕河泾开发区)揭牌,成为上海首个开张营业的数字公共服务中心。
在数字化、智能化浪潮中,买算力、接数据、部模型、装软件,已经成为企业新“开门四件事”,但数字服务碎片化、供需对接难、算力和数据成本高等问题常常困扰着企业。对此,上海在全国率先构建数字公共服务体系。通过数字公共服务中心建设,让企业能够一次性获取算力、模型、数据等全套服务,大幅降低成本。同时,还将培育一批专业数字服务官队伍,以“面对面、手把手”的方式把政策、数据、模型、软件、资金等送到企业手上,特别是准备了一批咨询服务机构,让高端咨询能在初创期就陪伴企业成长。
在服务供给上,上海数字公共服务体系强化服务方与需求方精准匹配对接,针对不同企业需求,提供多种套餐包、基础服务包、增值服务包,确保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都可以找到“低成本、高适配”的数字服务资源。针对个性化问题,专业服务团队还可为其量身定制产品和服务方案。
目前,在上海市数据局统筹推进下,首批合作机构和首批数字公共服务中心已正式亮相。5月16日,上海电信发布“智云上海”计划,与漕河泾、青浦北斗园区、市北高新园区、宝山南大智慧城、马桥人工智能试验区等5个园区签约,投入超2000万元为园区提供算力、模型、智能体等服务,成为上海首批数字公共服务的合作机构。
上海市数据局介绍,下一步将持续扩大服务范围,打造“便捷高效数字服务圈”,让企业随时随地获取专业支持,便捷调用数字化生产要素,真正实现数字服务触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