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5-24 23:08:10 股吧网页版
这个科学“讲台”上,藏着成都未来产业增长的密码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依然是雨果厅,依然座无虚席,“科学”再一次登陆成都科幻馆,站到聚光灯下。

  5月24日下午,成都首场“科学大讲堂”开讲,不仅邀请到钱学森之子钱永刚、首位成都籍航天员叶光富,还有来自脑机接口、暗物质探索、未来交通等前沿领域的科技“大牛”。

  而在去年11月,腾讯科学WE大会首次移师成都,就在此掀起了一波崇敬科学的热潮——

  这家头部企业为成都搬来了“勇攀量子物理高峰”的薛其坤院士、LIGO引力波探测项目创始人之一基普·索恩教授、“发现大脑GPS装置”的梅-布里特·莫泽教授等多位世界顶尖科学家,吸引全国科学爱好者们奔赴而来。

  如今,以城市之名为科学开讲,成都又在谋划什么?

  科学的种子

  在代号为“星云”的成都科幻馆里,“刘慈欣”“《三体》”和“《科幻世界》”,总有一个关键词会被触发。

  “我从小就喜欢科幻,是成都著名科幻杂志《科幻世界》的忠实粉丝。因为从第一期就开始,我的父亲就带回家给我看。”作为一名脑机接口研究者,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特聘研究员江宁在演讲中称,现在做的工作算是圆了儿时的一些梦想。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特聘研究员江宁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在他看来,任何科技的发展,都可以归为三句话——过去异想天开,现在艰难突破,未来习以为常。

  如果要鼓励年轻一代“异想天开”,不出意料地,江宁首选《三体》。此前,作为电影《星际穿越》的科学顾问和执行制片人,基普·索恩也将《三体》列为自己最喜欢的科幻小说之一。

  至于想象力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科幻界与科学界是有共识的。呵护孩子们的“好奇心”,也成为吸引这些痴迷于研究的科研工作者,走出实验室、站上科普讲台的一个重要原因。

  用钱永刚先生的话说,科学大讲堂,讲的是科学故事,传递的是科学精神。“这就像是培育种子的一束光、一滴水,有了这份来自科学的启智润心,一定会有更多的科技人才、科技成果,从成都出发,走向未来科技的更前沿。”

  事实上,从2023年世界科幻大会到2024年腾讯科学WE大会,再到此次成都“科学大讲堂”,世界级、企业级、城市级的“播种”行动一直在持续。

  一种有迹可循的解释是,在更多年轻人、青少年心中种下对科学的憧憬和热爱,即是成都对未来的“未来绸缪”。

  “未来”的潜能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一方面,各地科技创新呈现“百花齐放”之姿,与此同时,竞速未来产业的比拼也已全面开启。

  根据工信部等七部门去年1月发布的《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未来产业由前沿技术驱动,当前处于孕育萌发阶段或产业化初期,是具有显著战略性、引领性、颠覆性和不确定性的前瞻性新兴产业。”

  因此,从产业发展规律来看,未来产业从“播种”到“出苗”,孵化周期长、培育风险大,天然需要资金密集投入、长期投入,也比其他产业更需要耐心资本的支持。这就可以理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要“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

  而从更广义的“投入”机制上讲,“从娃娃抓起”,无疑是一种更早期、更基础的投入——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创新需要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相互交织、相互支撑。

“科学大讲堂”现场图片来源:每经记者唐俊摄

  值得注意的是,今天站上“科学大讲堂”的演讲者,多与成都以及四川重点瞄准的未来产业方向有关。

  就在5月12日,《四川省脑机接口及人机交互产业攻坚突破行动计划(2025—2030年)》(后称《行动计划》)印发,提出构建“人才+技术+产品+服务”为一体的产业生态圈,打造全国一流的脑机接口及人机交互产业创新发展高地。

  江宁在受访时表示,未来三年,脑机接口设备还不太可能像手机一样普及,但随着AI、材料等相关技术以及脑科学的发展,未来10年、15年,可能每个人都会拥有一个脑机接口设备。

  “为中风患者提供一套脑机接口设备,也许可以就像今天我们去种一颗假牙那么简单。”他说。

  未来产业,事关未来。“未来”的潜能究竟能有多大?

  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翟婉明在演讲中表示,和可及的未来相比,我们今天的想象可能都是很匮乏的。

  “如果我们告诉李白,你说的难于上青天,在今天就是几分钟的事情,他一定就觉得难以置信。同样,如果我们穿越到未来,可能未来的交通也会让我们瞠目结舌。”

  翟婉明说,科学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它永远在解构“不可能”的定义,他希望“尽我所能,敬我所不能”,并与现场近千名学生观众共勉。

  气质的进阶

  有人才、有技术,更要有氛围。一个大背景是,今天是2025全国科技活动周的首日,在成都,除了这个科学“讲台”,还有多位“明星”“走”上街头,与公众见面——

  包括最近“火出圈”的歼-10C(1:1模型)以及“华龙一号”模型,还有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氮化镓量子光源芯片、eVTOL全倾转过渡飞行、氢能源市域列车等。

  提升全民科学素养、提高全城科学浓度,成都可谓铆足了劲,要“秀”一把实力。

  早在今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成都其实就明确表达了自己的态度,要在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群体智能、先进核能等新赛道上发力,培育塑造新的竞争优势,不仅要打造为外界熟悉的“近悦远来的安逸巴适之都”,更要做一座“拼搏奋进的创新创造之城”。

  或许,在一些传统眼光看来,成都有些“激进”,但这好比科学探索,干的就是突破边界的事,要的就是“打破常规”。

清华大学教授、CDEX(中国暗物质实验)负责人岳骞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正如清华大学教授、CDEX(中国暗物质实验)负责人岳骞今日所讲,寻找和研究暗物质,就是要去突破人类的认知边界,进一步扩展对极微观的基本粒子和极宏观的宇宙本质的认识。

  “这个道理,就好比以前人们以为世界是天圆地方,但大航海时代的到来,让人们逐渐认识到其实地球是圆的。再后来,彻底被颠覆和改变,不只是认知,而是全人类的生活。”

  他表示,整个宇宙中,只有大约5%的质量是我们理解的普通物质,即使这5%,依然存在许多未解之谜。包括我们现飞船上天了、卫星上天了、宇航员也上天了,但对于整个宇宙来说,人类其实知之甚少。

  投射到成都身上,“安逸舒适”只是其中一面,想象力和创造力正不断推动她的科技面“外显”。而当一座城市具备了适宜的创新生态,杰出人才定能“冒”出来。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