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5-24 22:18:10 股吧网页版
特朗普突袭清洁能源产业
来源:国际金融报

  当地时间5月22日,由共和党掌控的美国众议院以215票对214票的微弱优势通过了特朗普政府的“大而美”减税案。

  其中关于终止关键清洁能源税收抵免的条例,从根本上取消了拜登政府时期《通胀削减法案》(IRA)的一系列清洁能源计划,以光伏为代表的美国可再生能源股股价当天暴跌。

大刀阔斧地打击

  杰富瑞证券研究公司分析师表示,相较于5月12日的法案初稿,更新版文本中提出的清洁能源补贴削减力度堪称“大刀阔斧”,实际结果“比人们担忧的更糟糕”。

  具体来看,7500美元的电动汽车购买税收减免将在2025年底基本逐步取消,尚未销售较多车型的汽车制造商可获一年延期;风能、太阳能及地热等低排放电力来源的税收抵免则将被完全取消,仅允许在法案生效后60天内启动建设并于2028年底前完工的项目享受小范围例外。这一时间窗口极为狭窄,对多数处于规划阶段的项目来说,几乎是无法实现的时间表。

  在住宅太阳能领域,法案终止了对采用设备租赁模式的安装商(如Sunrun)的税收抵免。行业报告显示,发达国家市场中超70%的屋顶太阳能消费依赖租赁模式,这一政策对行业而言堪称致命打击。

  值得关注的是,法案针对发电厂及太阳能电池板、电池等低碳技术工厂的税收减免,实施新的“外国关注实体”限制条款,使用中国零部件的公司将被取消税收减免资格。鉴于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美国太阳能制造商联盟执行董事迈克尔·卡尔(Michael Carr)指出,“这将把21世纪最重要的能源资源的制造业工作岗位让给中国。”

  此外,该法案还取消了税收抵免的“可转让性”,导致开发商无法再通过出售税收抵免额获取资金支持项目建设。

  “这不是‘手术刀’,而是‘切肉刀’,它会伤害我们所有人”,清洁能源游说团体先进能源联盟(AEU)的主席希瑟·奥尼尔(Heather O'Neill)表示。

  不过,并非所有能源领域均受冲击。农业州支持的生物燃料税收抵免在法案中获得四年延期;石油和天然气行业支持的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税收抵免基本保留。法案还包含加快联邦油气项目审批流程(可收取最高1000万美元审批费用)、废除拜登政府时期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以及取消环保署(EPA)针对油气作业甲烷泄漏的监管计划等内容。美国石油协会(API)称其将助力“恢复美国能源主导地位”。

  核能领域也获得政策提振:新建核反应堆项目若在2028年底前启动建设,相关企业仍可享受重大税收减免。受此利好推动,由Open AI首席执行官萨姆·奥尔特曼(Sam Altman)持股的小型模块化反应堆公司Oklo股价5月22日上涨8%,5月23日开盘涨超13%。

预期后果严峻

  面对法案的冲击,美国太阳能行业协会(SEIA)主席阿比盖尔·罗斯·霍珀(Abigail Ross Hopper)指出,如果国会不改变路线,这项立法将颠覆国家的经济繁荣。曾受益于补贴的项目开发商和制造商表示,大幅削减税收抵免将导致工厂关闭,扼杀就业机会,并增加美国家庭的电力成本。

  受美国补贴政策不确定性影响,中国凭借稳定的产业支持政策、欧洲依托《绿色协议》基金,正吸引原本计划于美国落地的太阳能、电池等领域投资。机构预测,超60%的在美新能源项目或转向中欧市场。

  据能源创新公司分析,若拟议立法按现有文本颁布,到2030年,美国将损失约83万个工作岗位。SEIA也预测,到2028年,该立法将导致太阳能和储能行业减少约30万个工作岗位。

  此外,荣鼎集团(Rhodium Group)能源分析师指出,这些政策调整可能使家庭能源成本增加7%;到2035年,普通家庭的能源支出将增加超230美元。这将进一步加重特朗普引入的关税所带来的财务负担。

  在环境保护层面,该法案打击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推动扩大石油和天然气钻探。预计到2035年,新法案将导致美国新增2.6亿吨污染物排放。尽管整体排放量将继续下降,但减排速度仍不足以遏制全球变暖的最严重后果,包括日益加剧的热浪、洪水、干旱及其他气候相关灾害。

  不过,该法案接下来将提交至参议院。由于《通胀削减法案》推动的投资中有超过四分之三的计划落地于共和党选区,一些参议院共和党人可能试图保留某些激励措施。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