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正式启幕。当天下午,在广东省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包”新闻发布会上,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广播电视局联合发布《关于推动广东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下简称“广东影视政策15条”),围绕打造环珠江口影视产业带、建立影视创作选题库、健全影视扶持激励机制、完善影视产业体系等九个方面提出15项举措。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广东影视制作基地小、散的短板和装备造、科技企业富集的特点,“广东影视政策15条”首次将影视制片基地、电影技术推广应用纳入扶持范围,政策中支持影视创作生产与前沿技术的结合赋能,对虚拟现实电影创作和放映给予资助,在省级政策层面也是全国首次。南都记者采访多位专家和影视从业者,共同探讨新政策如何推动科技赋能,帮助影视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1
紧跟本土业态,加强科技赋能
作为全国电影第一大票仓,广东正以科技创新驱动影视技术研发和应用不断升级,新质生产力为中国影视产业发展持续赋能。一批科技企业将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度融入影视产业链,代表中国最高水准的影视和视听作品背后,均有多个广东影视科技企业参与制作。
此次“广东影视政策15条”紧跟业态,立足本土优势与发展空间,资助影视前沿科技应用。包括:对影视制片基地新建外景地、高新技术摄影棚和应用先进技术设备及设备更新改造的,给予最高2000万元一次性扶持;对影视科技企业新技术新工艺试验和推广应用项目,给予最高1000万元一次性扶持;对采用4K、8K、高帧率、生成式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拍摄制作且票房达到3000万元的影片,给予200万元奖励;对运用虚拟现实有关技术制作、取得公映许可证的新形态电影,给予最高100万元资助;对首次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各频道各时段、省级以上卫视黄金时段以超高清标准播出的电视剧(网络剧)奖励4万元/集。
“广东一直处于影视科技技术的前沿,对影视新技术的应用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全球虚拟拍摄的LED屏幕硬市场占有率,以洲明集团及其雷迪奥品牌代表的led企业,占据了全球几乎90%多的市场份额。”洲明集团副总裁刘俊称,“此次广东扶持力度很大,对于在大湾区甚至国内推动影视虚拟制作技术的普及有非常大的示范意义和推动作用。”
“广东影视行业总体技术水平属于全国先进水平,尤其是在一些影视产业相关智能硬件的研发制造上。但是在未来技术的研发、基础科研的能力上,可能落后于北京上海。”瑞云科技总经理邹琼说,“这次针对高技术影视技术设施以及相关应用上的扶持政策上,扶持力度很大,对行业将起到一个很好的引导鼓励作用。”他还建议,希望明确将服务影视行业各环节的高技术含量的软件、算法以及相应的服务平台纳入扶持范围。
作为动漫强省,广东拥有一系列经典IP,省内企业也在不断精进技术研发。以咏声动漫为例,在动画全流程产线中引入AIGC技术应用后,原画环节的设计效率提升70%。“广东的制造业与数字技术优势为动漫产业提供了坚实基础。目前,中国动画技术与国际领先动漫强国比肩,但在动画工业化以及核心技术、平台研发方面仍然需要加大力度。”广东咏声动漫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阎冰表示,“政策将激励更多企业采用前沿技术,提升作品品质与视效体验。”

2
产业链多端覆盖,推动持续发展
“广东影视政策15条”不仅首次将影视制片基地、电影技术推广应用纳入扶持范围,政策中支持影视创作生产与前沿技术的结合赋能,对虚拟现实电影创作和放映给予资助,在省级政策层面也是全国首次。
从影视基地建设角度出发,广州市增城区影视文化协会秘书长张佳胜肯定了政策的鼓励作用。“目前经济形势不是太好,特别是影视行业,投资扩产的积极性都不是很高。而广东缺少像横店和东方影都这样的影视基地,已有的影视基地不管是从规模还是服务,都有一定的差距。”他说,“新政策的出台相信会对影视制片基地新建外景地、高新技术摄影棚和应用先进技术设备及设备更新改造带来很好的促进作用,增强投资信心。增城正在打造南方现代影都,希望能促成一个像东方影都一样的影视基地诞生。”
“在当下大家对于未来影视有些迷茫的时候,这个政策是一剂强心针。”广东广播电视台视听艺术中心负责人黄健带领的团队正在南沙开发建设大湾区首个深度融合AIGC、虚拟制片、元宇宙技术的影视产业平台,他在新政策中感受到了前瞻性与产业扶持力度,“我们国家对这种新生技术的应用给了很多的指引和鼓励,这为我们视听艺术中心的战略投资商、技术合作商都提供了动力,对我们未来创作虚拟现实影视也给了很多信心。”
“高格式电影的完美呈现需要产业链的整体配合。例如4K、8K以及高帧率的片源,需要放映端的设备支持对应格式才可以发挥出影视技术的魅力。”光峰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整个产业链路的通畅也是影视高新技术发展的主要挑战。
南都记者注意到,政策中还提及要完善影视产业体系,对更新安装国家认定的先进技术设备的电影院给予最高50万元一次性资助;对放映虚拟现实电影、足额缴纳电影专资的放映单位给予最高50万元一次性资助。对于从业者来说,从技术端、创作端、再到放映端的全方位扶持,更有利于行业整体的良性循环。

“(新政策)应该能有力推动电影放映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促进电影内容创作的更新和提升。越来越多的影视内容制作,会迎合新型的影院播放终端设备,而在创作技术、创作内容等方面有所变化。”刘俊介绍,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影院终端放映设备的技术近年来也取得了比较大的突破。
“电影从诞生那天就是时代科技之子,它的每一次新浪潮都与时代科技紧密相连,黑白到彩色,无声到有声,2D到3D、环绕立体声、IMAX······”广东省电影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邱晴表示,技术是服务于创作目的的表达,“如果我们用一成不变的电影手法和电影设备来拍电影、放电影的话,没有创新、没有科技含量的电影是会被市场淘汰的。”在她看来,新政策的整体空间和制度框架更加完善,考虑到了产业链的细节,也重视观众的反馈,着眼于“高质量的技术、高质量的创作和高质量的市场”,有助于推动行业的持续发展和繁荣。“它支撑了电影市场的广度长度和深度,而且扶持力度也加大了。”
3
“真金白银”解困,缓解行业痛点
在影视前沿科技的发展和应用中,各方面的成本,尤其是资金压力,是一线从业者面临的一大痛点。为了切实解决这一大痛点,“广东影视政策15条”提出了“真金白银”的资助。受访人士不约而同地肯定了此次扶持力度对行业的激励作用,是一场“及时雨”。
在发展高新技术时,高端设施建设系统成本高昂,普通的中小企业或许无力投入建设。以LED虚拟影棚为例,刘俊介绍,成本一般从几百万到几千万不等,而高端影视级的成本可能需要上亿的投入。“高质量虚拟影棚需要比较高的投入,此次新政策对影视制片基地新建外景地、高新技术摄影棚和应用先进技术设备及设备更新改造的,给予最高2000万元一次性扶持,是切实有效的激励,未来可以帮助更多的虚拟影棚落地,降低制作成本,也会让更多的制片方尝试使用高技术规格的拍摄。”刘俊说。

“有扶持当然是好的。现在就影视动画行业来说很多都是入不敷出的。”动画导演、制片人刘双建对南都记者说,“而且市场一直在变化,对于我们创作者来说,一个项目辛苦了好多年结果成绩不好,很有可能整个公司都会面临困境。如果有类似这样的政策扶持,肯定是对于缓解项目压力和调动人员积极性都有好处。”他表示,也希望更多孵化中的项目和企业能得到扶持。
“毫无疑问,政策中的技术激励措施将极大推动我们去尝试更多新技术。”佛山市和光影视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创始人喻峰告诉南都记者,“其实在整个行业中,几乎所有的影视从业者对新技术都怀有高度兴趣,很多优秀的内容本身就是在技术突破的基础上诞生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新技术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全新的表达方式和内容可能。然而,现实中制约大家尝试的最大障碍之一就是成本。我相信这次政策的出台,不只是我们公司,整个行业中会有更多企业愿意、也有能力去拥抱技术创新,在超高清拍摄、虚拟制作、AI辅助创作等方向上做出真正有突破性的探索。”他认为,此次政策推动或许正是让“表达力”与“技术力”同步提升的关键点。
作为放映端的影院也感受颇深。有影院工作人员向南都记者透露,影院的租金、人力、设备成本加在一起,是不小的压力。潮州华通影城经理蔡俊伟告诉南都记者,通常影院进行设备技术升级的周期大概在五年,但由于近几年的市场情况比较低迷,经营成本压力居高不下,很多影院会选择还能用就继续用。“升级更换设备的费用其实还是蛮高的。”他表示,此次新政对于影院的补贴多少能缓解一些运营压力,“相较这几年的补贴政策来讲,最高50万的力度还是比较大的。”
“这几年影院的技术设备更新比较停滞,因为整个电影市场处于低谷。”邱晴说,“所以政策在这个时候推出对电影院的技术更新或是票房产出的扶持和奖励,我觉得是一场及时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