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记者从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获悉,京东和上海具身智能基金参与了智元机器人新一轮融资,上汽旗下的尚欣资本、TCL等老股东加投。

这也是今年3月京东被证实切入具身智能领域后,首次对外投资赛道中的初创企业。据本报此前报道,京东已切入具身智能领域,侧重家用场景,现已成立相关业务部门。接近京东的人士透露,京东非常重视人工智能、自动化以及机器人等领域的创新和应用,内部也有多支团队布局具身智能等前沿方向的研发。
京东、上海具身智能基金出手
智元机器人是创投圈最火爆的项目之一,该公司在成立当年就跻身“独角兽”行列。公司创始人为邓泰华是华为公司原副总裁、计算产品线原总裁。公司联合创始人是知名科技圈KOL稚晖君(本名:彭志辉)。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京东和上海具身智能基金参与了智元机器人新一轮融资,上汽旗下的尚欣资本、TCL等老股东加投。
上海具身智能基金由上海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与浦东新区联合发起,于4月15日完成工商注册,目标规模10亿元,首关5.6亿元。
该基金将依托张江机器人谷,聚焦具身智能本体、核心零部件、泛机器人等产业链关键环节,加速技术研发与产业转化,助力上海构建国际领先的具身智能产业集群。
在此之前,智元机器人刚刚拿到另一互联网大厂腾讯的投资。3月下旬,智元机器人完成新一轮融资,该轮投资由腾讯领投,另有多家产业方及老股东跟投,包括龙旗科技、卧龙电驱、华发集团、蓝驰创投等。
互联网大厂“会师”具身智能
自2024年以来,具身智能赛道已成“群雄逐鹿”之势,多家互联网大厂早已率先入局。
5月中旬,具身智能公司自变量机器人宣布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由美团战投领投、美团龙珠跟投。公开资料显示,美团在过去三年时间里投资的机器人及相关企业已经超过30家,其中不乏多个细分领域里的头部企业,包括宇树科技、银河通用、普渡科技等。
蚂蚁集团则在2024年注册成立了蚂蚁灵波科技,聚焦具身智能技术和产品研发。3月11日,蚂蚁灵波科技在上海浦东举行揭牌仪式。蚂蚁灵波科技是蚂蚁集团拓展具身智能和机器人业务的主要载体,致力在家庭、养老、医疗健康等领域打造行业领先的机器人产品。
与此同时,蚂蚁集团还在具身智能领域持续“落子”,目前已投资星海图、星尘智能等企业。据记者了解,蚂蚁集团正持续布局大模型、强化学习、具身智能等AI前沿技术,并积极拥抱开源,通过技术和场景合作推动AI产业生态共建。
此外,阿里旗下的杭州灏月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参与了逐际动力的战略融资。腾讯曾在多年前投资了乐聚机器人和优必选。
大模型成为“加速器”
具身智能与人形机器人相互关联但又存在差异,时常被混为一谈。与人形机器人相比,具身智能是一个更宽泛的概念,是基于物理身体(智能体)进行感知和行动的智能系统。具身智能的核心在于“身体与智能的结合”,更强调AI的加持。
与以往相比,本轮具身智能热潮的推动力来自哪里?
“ChatGPT从根本上改变了AI整个领域,对机器人来说有两点:一是很多以前觉得极其困难的问题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例如Planning(规划)、Reasoning(推理)、Language Interaction(语言交互)。二是从方法论上指明了解决机器人通用操作这一最核心问题的路线。”自变量机器人创始人兼CEO王潜分析称。
北京一位具身智能企业的高管同样认为,ChatGPT在推理能力上率先实现“质”的突破,这对人形机器人而言极为关键。以机器人的行走为例,针对一些需要经过思考才能完成的慢速动作以及任务规划,可以在训练时借助大模型的技术,进一步提高人形机器人的通用性和泛化性。
美团CEO王兴此前曾表示,AI会极大推动机器人产业的发展。除自研外,美团通过战略投资的方式,支持了部分机器人、无人驾驶行业优秀创业企业的发展。希望未来可以加深与这些企业在业务层面的合作,并加深技术交流,未来美团robotics将与AI形成更为有机的集合,在自动化配送等领域持续迭代。
在宇树科技CEO王兴兴看来,AI驱动下的机器人技术每天都在快速进步,大大加速了技术的发展。他预计,到2025年年底之前,AI人形机器人将达到一个新的量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