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5-24 10:33:10 股吧网页版
AI+教育让课堂“活”起来 数智引擎驱动教育新生态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作者:田甜

  5月23日,第63届高等教育博览会在长春开幕,图为展会现场。(田甜/摄)

  观众在第63届高等教育博览会上体验大空间沉浸系统(田甜/摄)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田甜)机器人双臂旋转,在毫米级误差内拆解精密零件;全息投影实时生成,学生“徒手”解剖虚拟人体器官;绿幕前挥挥手,实验数据瞬间跃入元宇宙课堂……在长春举办的第63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上,全国千余所高校及科研机构、800余家科技企业,带着“高精尖”产品亮相展会,全面展示数智技术驱动下的教育发展新生态。

  千企同台亮“硬科技” 智能化产品成主角

  AI智慧解剖课堂(田甜/摄)

  记者在展会现场发现,“AI+教育”解决方案成为本届高博会的核心关键词。一批高水平大学、重点科研院所和科技企业带来的高精尖成果闪亮会场,人工智能正融入教育各领域,不断构建教育新场景。

  观众在第63届高等教育博览会上了解讯飞星火大模型(田甜/摄)

  AI课堂教学展区(田甜/摄)

  企业展区内,华为、科大讯飞、宇树科技、竞业达等800余家知名企业,集中呈现了AI守护课堂、智慧教室、虚拟仿真实验室等一系列教育科技前沿产品。

  工作人员在演示智慧教学一体机(田甜/摄)

  “只有把智慧带进课堂,才能发掘更多智慧。”海康威视高教解决方案总监王玺龙向记者介绍,以往在高校智慧教室的建设过程中,由于系统构成复杂、操作麻烦、后期维护复杂等问题,往往伴随着一些“麻烦”。本次展会公司带来的“全网络智慧教室”解决方案,将众多系统主机合并为一台智控引擎,用一组网线即可实现各子系统之间的连接、通信和应用,较传统智慧教室解决方案,可减少70%以上的各类线缆和接口。

  观众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展台拍摄机器人(田甜/摄)

  东北振兴专区作为此次展会的特色板块,在1.6万平方米的展区内汇集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21所重点高校与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80余所东北三省一区高校联袂登台。

  哈尔滨工程大学工作人员展示水下机器人作业虚仿实践平台(田甜/摄)

  其中,吉林大学的“地壳一号”万米钻机模型、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深海探险家:水下机器人作业虚仿实践平台”、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的全固态激光器、北华大学的雾凇实验室等一系列智能化高精尖产品,集中展示了科技赋能教育教学的创新成果。

  AI赋能教育本质教育数字化进入快车道

  观众在第63届高等教育博览会上了解未来教学空间(田甜/摄)

  “人工智能是手段,立德树人才是目标。”如何通过科技赋能教育,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开辟新路径?视源股份旗下希沃副总裁黄柏林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AI不是替代教师,而是让教育回归“人才的培养”,通过技术放大每个学生的创新禀赋。

  “这两年很多厂家包括我们在内,都开始思考如何借助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尤其是探索发现创新型人才。”黄柏林表示,基于“AI+教育”的深度实践,希沃在此次高博会上正式发布了“1+5+N”方案架构,旨在为高校提供覆盖“教、学、管、评、训”全生态的技术支撑,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参展商展示红外光学动作捕捉系统(田甜/摄)

  日前,教育部等九部门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围绕七个部分推出共22条政策举措,其中在全面推进智能化,促进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方面,提出加强人工智能等前瞻布局,加快建设人工智能教育大模型等。如今,教育智能化浪潮正突破单一场景,向“教、学、管、评”等全链条渗透。

  参展商展示“智慧云黑板”(田甜/摄)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秘书长李楠表示,本届高博会将发挥人才交流的“会客厅”、科技成果转化的“大集市”、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的“订货场”、高校毕业生就业“签约地”的综合效能,进一步推进教育链、人才链、科技链、创新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第63届高等教育博览会现场(田甜/摄)

  据了解,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始创于1992年,已走过25座城市。本届高博会由中国高等教育协会主办,将持续至5月25日,除了建设教育强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论坛,还将举办14场平行论坛、“名师大家东北行”等活动。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