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26只新模式浮动管理费基金获批,将持有人利益和基金管理人利益深度绑定。
上海证券报记者5月23日从中国证监会获悉,5月16日上报的26只新模式浮动管理费基金已正式获批,即将启动发行。业内人士表示,上述26只基金是5月7日《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发布以来首批上报的新模式浮动管理费产品,不仅标志着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迈入新阶段,更体现了行业从“规模导向”向“投资者利益优先”的深刻转型。
这批全新的浮动管理费基金看点颇多。从基金管理人来看,以头部公司为主,还有几家主动权益管理能力较强的中小管理人及一家外商独资管理人;从产品名称来看,稳进、同行、共赢、回报等体现了这批产品鲜明的特色;就产品投向和业绩比较基准选用而言,这批产品均为全市场选股的基金,主要对标沪深300、中证A500、中证500、中证800等主流宽基指数;从发行节奏来看,这批产品获批后将尽快启动发行,之后还将有第二批产品跟进。
新的费率机制是这批产品最大的特色。据了解,与过往的浮动费率产品不同,这一批浮动管理费基金在费率机制上有三方面的重大革新:
首先,管理费率挂钩投资者持有一定时间后的实际收益情况及相较业绩基准的表现,更强调投资者最佳利益导向,并首次将费率细化至“单客户、单份额”维度,真正实现“千人千面”。
其次,明确锚定业绩比较基准,激励基金管理人不断提升投资能力、完善投研体系,强化对长期超额收益的挖掘。
最后,采用开放式运作模式,兼顾投资者长期投资与流动性管理的需求。新机制下的“新基金”对各家基金公司的综合运营和平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也意味着,改善投资者获得感成为这批产品的重要特征。
具体而言,一位渠道人士举例称,假设某产品每年收取1.2%的管理费,在投资者持有期限不足1年的情况下,按照1.2%的标准收取。如果持有人持有1年及以上,则根据3种情形收取管理费:持有期内相对业绩比较基准的年化超额收益率(扣除超额管理费后)超过6%且持有收益率(扣除超额管理费后)为正,则按照1.5%的年费率收取,若持有期间的年化超额收益率在-3%及以下,按照0.6%的年费率收取,其他情形按1.2%的年费率来收取。
据了解,该批产品从设计层面就将持有人利益和基金管理人利益深度绑定,因此,基金公司纷纷派出“精兵强将”来管理产品。上述渠道人士透露,东方红资管周云、广发基金王明旭等或将出现在拟任基金经理名单中。以周云为例,其在投资中风格稳健,过往管理的产品回撤控制良好;王明旭有着多年管理绝对收益产品的经验,风控意识较强,过往业绩也较为稳定。
汇添富基金表示,作为聚焦自身核心竞争力、提升投资者获得感的又一重要实践,新一批浮动管理费基金的成功获批,对于公司及整个公募基金行业来说意义重大。
嘉实基金也表示,包括嘉实成长共赢在内的首批新模式浮动管理费基金获批,通过费率机制创新将产品管理费率与投资者实际回报水平深度挂钩,将进一步强化基金管理人与投资者的“收益共享、风险共担”,同时引导投资者长期投资形成良性循环。未来,嘉实基金将更进一步发挥“平台型、团队制、一体化、多策略”投研体系能力,并强化各方面的运维保障能力,为投资者创造更持续、更良好的回报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