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一季度,可穿戴设备市场迎来快速增长。5月23日,市场分析机构科纳仕经济信息咨询(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Canalys”)发布报告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可穿戴腕带设备市场同比增长13%,出货量达4660万台。
市场需求释放
上述报告显示,得益于去年同期基数较低以及市场需求回升,今年第一季度全球可穿戴腕带设备整体增长加速,基础手环、基础手表以及智能手表三大主要产品品类均实现增长,成为推动市场扩张的主要动力。出货量排名前五的品牌分别是小米、苹果、华为、三星以及佳明。
Canalys表示,随着硬件盈利空间持续收紧,可穿戴腕带设备市场正从“硬件驱动”向“生态驱动”转型,厂商正在加快平台和服务的开发,以提升用户留存并推动可持续营收。
Canalys发布另一份报告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另一可穿戴类别真无线耳机(TWS)市场强劲反弹,全球出货量同比增长18%,达到7800万台,创下自2021年以来的最高增速。对此,Canalys认为,此次增长得益于厂商在地域和价格层级上的双重扩张策略,领先的生态系统厂商正通过全球扩张策略持续推动市场增长。
“TWS耳机的电池寿命普遍在2年至3年,2021年至2022年是TWS耳机销售大年,两年间售出的设备超过6亿副,当前已进入更换期,推动了大量用户集中换新,形成周期性需求高峰。”头豹研究院分析师赵启锐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以来苹果等头部品牌新品发布、中国家电与3C补贴政策、新兴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开放式耳机形态的兴起等因素,也刺激了今年TWS耳机市场的增长。
在赵启锐看来,用户换机潮将在2025年逐步兑现,成为驱动TWS耳机行业基本盘的重要因素。同时,TWS耳机在软件功能上的差异化,将成为高端TWS耳机厂商的产品战略。预计今年后续TWS耳机销售情况还会有小幅的稳健增长。
AI赋能加速
值得关注的是,AI(人工智能)与可穿戴设备的结合,有望成为行业后续发展的推动力量,多家行业上下游上市公司正在加速推动相关布局。
恒玄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披露公告称,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95亿元,同比增加52.25%,主要原因系智能可穿戴市场持续增长。同时,报告期内,公司智能手表芯片销售占比提升,销售均价较去年同期有所提升。公司自研了新一代低功耗高速接口技术,极大优化了可穿戴设备上运行AI的功耗,延长了电池使用时间。
上海龙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在原有AI眼镜产品合作基础上,与全球互联网头部客户成功开拓AI眼镜配件类业务,进一步丰富了产品矩阵。
集邦咨询顾问(深圳)有限公司(TrendForce)分析师曾伯楷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智能穿戴设备目前多以手环与手表为主要产品。若2025年AI技术更加成熟,血糖测量等医疗保健功能有所突破,预期将有效转化为市场动能,推动其全球出货量的增长。以AI为核心的医疗设备,以及现有腕戴设备向智能戒指的转移,都是智能穿戴设备发展的关键。
“我们预计,包括但不限于生成式人工智能、AI语音交互助手、AI生理分析、AI自适应降噪等功能,在TWS耳机上的应用渗透速度将持续加快,厂商的产品差异化战略将成为消费者存量替换的推动力。”赵启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