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5-23 18:07:20 股吧网页版
外围环境巨变?这家上海CRO企业说:中国服务竞争力摆在那里!
来源:上观新闻

  在张江药谷,上海佰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恰如一颗冉冉升起的CRO(医药研发外包)新星,创业团队仅用两年就实现销售额过亿元。截至目前,企业约八成业务来自海外,服务全球创新药物研发企业,包括数家国际前十大药企及上百家生物科技创新企业。

  眼下,外围错综复杂的环境正在给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拨开迷雾,还是能看到更多机遇。“中国服务的竞争力摆在那里。”佰君生物创始人兼董事长华风茂表示,“放眼全球,CRO这个领域过去20多年都是公开竞争的,哪里效率更高,哪里就会胜出。”

  创新与提速

  作为上海三大先导产业之一,生物医药是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竞争的焦点赛道。从小分子化学药到大分子生物药,再到当下热门的ADC(抗体偶联药物)、CGT(细胞基因治疗)等,中国CRO已成长为全球新药研发链路上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见证着创新迭代的历程。过去四分之一世纪,全球CRO行业年均增长率在10%左右,而在中国,这一指标则是25%。

  从CRO这条向上的曲线,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强劲的逆周期韧性。如果把视线聚焦到佰君生物这家企业,创新释放的核爆力就会更为直观地显现出来:成立于2022年底,团队规模从几十人迅速扩大到150人,去年业务量翻番并实现盈利。

  “我们在肿瘤领域相对较强,肿瘤细胞系超过1000个,在全行业这个数字都是非常少见的。”华风茂介绍,区别于临床前其他相对成熟的技术领域,如化学合成等,佰君生物聚焦于更为稀缺的生物技术服务,在靶点验证、生物学研究、药物筛选、药理药效评价、药代动力学等生物技术上构建起“护城河”。

  就在去年,佰君生物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目前正携手浦发银行,利用后者跨境业务优势开展自建和并购整合,加速扩展业务范围,构建一站式研发服务体系。在华风茂眼里,这是一个值得长期坚守的优质赛道,“在成长爬坡期的基础上,我们还要继续提速发展”。

  风险与底气

  去年开始,华风茂带着团队在美国、欧洲、新加坡等地考察走访,加速全球化布局。“我们一直都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前几个星期已在新加坡注册子公司,今年计划进入美国、欧洲市场,打造一个更为全球化的平台,对冲外围各种不确定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不止是佰君生物,“走出去”已是众多中国生物医药企业突破市场瓶颈、获取技术溢价的选择。最新数据显示,去年,中国创新药License-out(企业技术、专利等通过许可输出)完成94笔,出海交易总金额高达519亿美元,同比增长26%。同样在这一年,张江药械企业参与的创新药、技术平台交易超过50笔,License-out超30笔,其中5项License-out交易总额超过10亿美元。

  在华风茂看来,License-out数量的持续增长,也印证了全球药企对于中国研发创新实力的认可。根据毕马威中国生命科学行业主管合伙人于子龙的观察,从全球化布局的情况看,License-out和Newco(一种资产交易模式)等,都将助力中国生物医药企业提升全球化竞争力。

  “面对变化和风险,我们需要改变自己,更好去适合新的环境。”华风茂认为,“还是那句话,我们能做的就是不断提升自身服务能力。如果中国CRO的效率和成本都有足够竞争力,全球更多客户也会选择用我们的服务。”

  耐心与机会

  “在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下,中国创新药行业正在展现强大的韧性和底气,积极应对挑战。”中国工程院院士、浦东新区科协主席丁健认为,“接下来,我们可以在一些短板领域加快布局,集中力量攻关,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身处行业一线的华风茂对变化的感受更为直接:在生物医药领域,从过去以Me-too(效果类似)、Me-better(更有效)为主,到现在越来越多新一代中国年轻人站上全球创新前沿,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我们也在和国内顶尖高校、科研院所加强合作,真正去把第一手临床需求转化为药物发现的机会”。

  从2023年拿到百奥几何GAI(生成式人工智能)抗体设计平台的授权,到去年官宣与德睿智药携手,推动新一代“AI+”药物研发平台建设,加速差异化的创新药物早期研发,再到今年与泓博医药在创新药临床前研发服务领域建立长期战略合作……除了CRO服务之外,佰君生物正尝试利用其产业资源整合能力,与产投基金、药企、科研院校等深度合作;采用生态投资和服务换股权等灵活商业模式,与优质创新药研发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

  长坡厚雪的赛道需要更多耐心。“生物医药的初创企业非常需要资金和服务的支持,让他们可以少走弯路,专心投入研发。”在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中,投行出身的华风茂看到了更多投资机会,“我们摸索出一个业务模式叫作服务换股权,先后投资了八九十家创新药企。在国内CRO领域,现在还没有太多人在尝试把资本运作和产业发展结合起来,这方面会有很大潜力。我们也相信,中国会有一批又一批创新药企业加速走出来。”

  丁健则表示:“创新的土壤非常重要,要容忍失败,鼓励科学家探索精神,让更多创新者能潜心完成十年磨一剑的研究。”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