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5月23日电(李耀威)近年来,随着“微醺经济”逐步升温,果酒快速崛起,成为触达新消费群体的重要酒业品类。5月22日,为助力果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由四川省葡萄酒与果酒行业协会指导的“中国低度潮饮酒产区启航仪式暨果酒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在四川邛崃举行,邛崃被授予“四川省低度酒特色产区”称号,标志着中国首个低度潮饮酒特色产区正式诞生。
邛崃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德彰表示,面对Z世代“低度、健康、时尚”的消费趋势,邛崃率先提出建设“中国首个低度潮饮酒特色产区”,推动果酒产业从传统酿造向“创新+文化”转型,打造“微醺”生活新美学。

率先布局打造果酒产业产区发展新标杆
近年来,我国果酒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成为行业内外关注的新赛道。中国酒业协会果露酒分会数据显示,2023-2025年我国果酒市场复合增长率达23.6%,远超传统酒类3.2%的增速水平。
“邛崃产区有着‘天人共酿’的产业本源,‘多元共生’的发展生态,‘开放包容’的市场环境,与果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相得益彰。”王德彰表示。

邛崃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优质的果源供应,夯实了果酒产业的发展基础。果酒酿造大多取材于新鲜现摘水果,对自然环境要求较高。邛崃地处成都西翼、岷江上游,生态优渥,光照适宜、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443米-2124米的海拔跨度,青藏高原冰川融水的滋养,为果物生长提供了优越环境。邛崃水果种植面积达24万余亩,年产优质鲜果21万余吨,为果酒酿造提供了天然的优质基料。
邛崃悠久完备、历久弥新的酿造技艺,推动果酒产业的融合创新。果酒酿造是传统技艺与现代工艺的深度融合。邛崃作为四川最为古老的白酒产区之一,代代邛酒人的传承与精进,形成了“酒曲独树、双轮发酵、量质摘酒、陶坛存储”的酿造技艺,拥有12项非遗酿造技艺、8000余口连续使用30年以上的活态窖池、常年储备20余万吨的陈年老酒,为果酒发展提供了开放包容的科技创新条件。
邛崃对新酒饮产业的培育支持,缔造了果酒产业的有利环境。邛崃一方面引进预调鸡尾酒“锐澳”等品牌,另一方面建成运营酒业梦工厂、天府潮饮园等功能项目,打造西南地区首个可视化的低度酒综合生产基地,提供从产品策划、酒体设计到落地生产、品牌营销的一站式服务,培育新酒饮企业20余家,以产品创新和供给创新顺应果酒产业引领的消费创新。
邛崃以酒丰富美好生活表达的悠久传统,构建果酒产业的生活美学。邛崃是中国酒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从“文君当垆、相如涤器”的浪漫典故,到杜甫、陆游等文人的诗文吟诵,代表了以美酒丰富美好生活表达的探索。当前,邛崃把酒庄作为开启美好生活新方式的策源地,建设中国首个特色酒庄集群,推出森林酒庄、林盘酒庄、竹海酒庄、崖谷酒庄等产品,打造“微醺旅游环线”,培育打造更为多元化和深层次的场景,让消费者更好感受果酒的魅力。
四维合力构建低度潮饮美学新生态
当前,果酒产业逐步向精耕细作迈进,品质品牌强化、产品场景创新、多元融合发展成为行业共识。四川省葡萄酒与果酒行业协会执行会长周劲松表示,“产区化”是果酒产业未来竞争的核心。邛崃凭借优质原料基地、成熟酿造技艺及政策红利,具备打造“东方果酒核心产区”的天然优势。
如今,邛崃已勾画出果酒产业发展的清晰线路图。王德彰表示,邛崃将从四个维度共同发力,引领打造中国首个低度潮饮酒特色产区,构建低度潮饮美学新生态。
——坚守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产区初心。邛崃将持续加强产区生态环境保护,严格执行《成都邛崃区域酒类产业发展促进办法》,为果酒酿造筑牢品质底座;加强多元化、高品质的果酒原料供应,打造涵盖多元品种的果品资源体系;推广标准化种植技术、引入有机认证体系,确保从种植到采收的全流程可追溯,满足果酒企业对优质原料的需求。
——坚持赓续传统、坚守匠心的产区追求。邛崃将联合专业机构设立酿酒技术研究院,建强酿酒人才体系,打造“大师工坊”“共享车间”等传承载体,赓续优秀技艺;依托国家级天府现代种业园种质资源、科研资源、平台资源等优势,积极开展果酒酿造关键技术攻关,为果酒酿造生成更多科学方案。
——践行创新产品、创新供给的产区实践。邛崃将致力为不同创新主体提供配套端的集成化服务,在原料端、研发端、生产端、销售端、金融端多向发力,丰富果酒供给和消费,保持产区与市场深度对接,更好回应年轻消费群体多元化、个性化需求,为企业发展提供多元资金支持。
——赓续培育生活美学、发展美好文化的产区探索。邛崃将统筹产业、文化、生态等资源禀赋,完善新酒饮酒庄、白酒酒庄、国际烈酒酒庄等打造方案,构建“可游、可品、可藏”的文化消费生态,让主题酒庄成为推动酒旅融合发展、感受美好生活的创新载体,助力果酒实现从“网红”到“长红”的质变。
发展果酒产业,邛崃有资源基础、有产业配套、有创新潜能、有特色场景、有政策保障。面对果酒产业发展浪潮,邛崃正以低度潮饮为笔,以产区创新为墨,书写“邛崃创领”的时代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