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实习生张长荣记者崔文静北京报道 “在人工智能时代,能否共情、协同合作并激发主观能动性的人文因素,或是在管理实践与投资判断中形成差异化优势的关键,而女性在这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诚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全国妇联第十二届、第十三届执行委员会委员方向明女士在5月16日举办的“创业投资与民营经济绽放女性力量”闭门沙龙上表示。
本次活动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中国投资协会创投委指导,21世纪经济报道、中华女创投家联谊会主办,光大银行科技园支行联合主办,21世纪创投研究院进行智库支持,北京龙门育英加速器、私募股权行业ESG倡议(CID)提供战略合作。
会议上诚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全国妇联第十二届、第十三届执行委员会委员方向明女士对于女性领导力作主题分享。
数据显示,中国职场女性人数占全球职场女性总数的 26%,职场就业率接近 45%,显著高于全球许多国家的平均水平。“中国女性在职场中切实撑起半边天。”方向明表示,
她指出,A股上市公司中女性力量正不断壮大,大资管生态中女性亦成为重要力量。其中,公募基金领域,女性领导人总管理规模已超21万亿,40人管理规模破千亿。
在人工智能时代,女性领导力凭借独特优势,或成为管理实践与投资判断中形成差异化优势的关键。
然而,女性在职场发展中仍面临一些困境。对此,方向明从个人、企业、资本市场和社会四个层面提出针对性建议。
千位女性掌舵超20万亿资产
“A股上市公司中女性力量正不断壮大。”方向明表示。
同花顺数据显示,超九成上市公司配备女性高管。具体来看,董事长为女性的上市公司占总数近7%,女性总经理占比为8%,而董事会秘书岗位的女性占比已达三分之一左右。从董事会结构看,A股女性董事占比均值达18%,其中近两成公司的女性董事比例超过30%
她分析称,女性董监高群体呈现鲜明特征:40至50岁之间职场女性成为企业中坚力量,且女性董监高的入门学历越来越高——90%以上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硕士、博士合计近半。
行业分布上,医药生物、机械设备、计算机领域女掌门人集中。其中,医药生物行业女董事长占行业内上市公司总数的8%,占比居A股各行业前列。
研究显示女董事长管理的公司在毛利率、股息率、净利润增速上优于男性,仅研发费用略低。
除上市公司外,方向明还介绍了女性的领导力在大资管生态中发挥的作用。
公募基金领域,她提到几个数字:女性领导人超千人、占比近三成,总管理规模超21万亿,40人管理规模破千亿。
私募基金行业,截至2022年,私募股权与创投基金的女性投资经理占比分别达22.9%和23.5%,已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证券业整体女性从业者占比47%,但女性高管占比仍偏低。方向明提到,在42家上市券商中,女性高管仅占全部高管数量的13%。
保险行业女性员工占比长期超半数,2023年末370万员工中占59%,董监高占到约24%。
AI时代赋予女性领导者独特优势
麦肯锡《Women in the Workplace 2023》研究发现,高管团队性别多元化排名前四分之一的公司往往更具竞争力,与排名后四分之一的公司相比,其盈利能力超过平均水平的概率要高出25%。
此外,多项研究均显示,管理层性别多元化程度与企业盈利表现正相关。
方向明分析指出,这或与女性在职场中的独特优势相关。首先,生理结构差异赋予女性更强的同理心——神经管理学研究发现,女性的前额叶皮层与边缘系统的神经连接密度比男性高,决策的时候能够把数据分析和人文关怀结合得更紧。
其次,女性领导者具有敏锐且细腻的洞察力。以女性基金经理为例,其在客户沟通中更擅长通过共情建立深度信任。“在客户对其专业素养认同的情况下,女性基金经理能更容易地同客户建立起深度、持久的合作。”她表示。
此外,女性领导者还呈现出“韧性领导力”的优势。据麦肯锡研究报告,由女性主导的团队在危机中的恢复速度比传统团队快1.8倍。例如,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数字化转型由女性技术官团队主导,她们创造的“敏捷蜂窝”管理模式,使项目响应速度提升300%,这种弹性结构恰好适配数字经济时代的动态需求。
“在人工智能时代,人们往往更关注数据与技术应用,人的因素易被弱化。”她表示,但事实上,能够共情、协同合作并激发主观能动性的人文因素,恰恰是在管理实践与投资判断中形成差异化优势的关键。
多层面解决女性职场困境
女性领导力在职场的现状一方面反映出“她力量”的不断强大,另一方面也折射出女性职场发展面临困境。
方向明指出,无论是高收入国家还是低收入国家,男性就业率普遍高于女性,低收入地区差距更显著;同岗位中,女性薪酬平均水平低于男性,“同工不同酬”现象仍存。
更值得关注的是晋升通道的隐性壁垒。她表示,中国女性在职场入门阶段参与度较高,但从中层管理岗位开始,性别比例失衡逐渐显现,“越往高层,多重因素叠加形成的晋升天花板越明显”。
此外,国企、民企女性高管比例低于外企。卫生、教育等行业女性集中度高,金融、科技等领域仍需突破。
针对这些困境,方向明从四个层面提出解决方案:
一是个人层面,她建议女性应该将持续学习作为职场晋升的内驱引擎,勇敢地自我表达与展示并对性别偏见说“不”。
二是企业治理层面,管理层应“以包容文化破除晋升壁垒”,具体举措包括推行公平透明的晋升考核机制、提供兼顾工作与家庭的弹性制度、建立反性骚扰长效机制及心理健康支持体系等。
三是资本市场层面,欧盟、美国、日本及中国香港等地已通过上市规则强制要求董事会性别多元化。她表示,我国可借鉴相关模式,将董事会女性占比纳入公司治理评价体系,通过制度设计推动性别平等。
四是社会层面,方向明号召通过立法强化性别平等的刚性保障,在教育体系中植入性别平等价值观,并借助媒体与行业协会的示范效应,营造尊重女性领导力的社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