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三大指数小幅上涨,全市场超3300股飘红。盘面上,可控核聚变、AI制药、CRO、超导概念、减肥药、化学制药、医疗服务、汽车整车、DRG/DIP等板块位于涨幅榜前列,航运港口、盲盒经济、珠宝首饰、美容护理、贵金属、电力行业等表现不佳,跌幅靠前。
截至午间收盘,沪指上涨0.08%,报3382.96点;深成指上涨0.50%,报10271.21点;创业板指上涨0.48%,报2055.44点;科创50指数上涨0.29%,报993.56点;北证50指数上涨1.58%,报1410.71点。全市场上涨个股有3375家,下跌个股有1753家,44只股涨停。两市半日合计成交6464亿。

今日要闻
证监会力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落地 支持优质红筹科技企业回归境内上市
5月22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科技金融政策有关情况。证监会首席风险官、发行监管司司长严伯进的一席发言,为科技企业吃下了一颗“定心丸”。此次严伯进更是进一步明确:积极稳妥推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新的案例落地。企业角度,支持优质的红筹科技企业回归境内上市;支持科技型上市公司综合运用股份、现金、定向可转债等支付工具实施重组。
据外媒报道,四位知情人士称,美国总统特朗普将于当地时间周五(23日)签署行政命令,旨在透过简化新反应器审批监管程序和加强燃料供应链来推动核能产业的发展。
根据美国国土安全部官网声明,哈佛大学因为“支持恐怖主义行为”,被取消学生和交流访问者项目(SEVP)认证。声明表示,这意味着哈佛大学将无法再招收国际学生,同时现有国际学生必须转学,否则将失去合法身份。
小米YU7发布 全系标配激光雷达 雷军:19.9万是不可能的!3纳米旗舰芯片也亮相
据雷军介绍,小米YU7长宽高分别为4999/1996/1608(1600)mm,轴距达到3000mm,是一款中大型SUV。小米YU7全系标配激光雷达、4D毫米波雷达、700TOPS英伟达芯片等。谈到定价,雷军表示,有网友提到19万9,“这是不可能的,对标ModelY的配置,卖到30几万差不多。”
5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发布公告,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5月23日将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5000亿元MLF(中期借贷便利)操作,期限为1年期。
机构观点
中信建投:长期看好锑价中枢上移
中信建投表示,目前内外价差仍然较大,海外矿石进口依旧受阻,国内大厂停产对矿端供给仍存扰动,锑供给仍偏紧,但受制于下游光伏、阻燃剂等行业需求疲软,近期锑价出现回调;但锑价持续向其内在价值回归逻辑未改,我们长期看好锑价中枢上移。
中信证券:汽车终端景气延续,建议关注四类机会
中信证券表示,25Q1汽车终端受益于以旧换新政策呵护总体景气延续,板块竞争格局相对有序。板块龙头公司在市占率和盈利上展现出较强的α,行业的头部效应逐步增强。建议关注:1、乘用车板块的结构性机会;2、周期向上同时长期盈利空间打开的商用车龙头公司;3、处于增量赛道,同时全球扩张加速的零部件公司;4、产品升级、出海加速的两轮车龙头。
中金:日元流动性不足带来的外溢效应可能加速美国股债汇“三杀”
中金公司研报指出,美、日债同步拍卖遇冷、利率上行,可能反映了当前全球流动性趋紧,而作为重要融资货币,日元流动性不足带来的外溢效应可能加速美国股债汇“三杀”。随着特朗普“美丽大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通过在即,美债上限问题得到解决后,财政部可能在7-9月集中投放新增美债,美国市场遭受系统性流动性冲击的风险上升,美联储开启QE等扩表政策来救市的迫切性正在提升。
华泰证券:建筑工程行业开启深度整合,关注结构性机遇
华泰证券研报指出,24年CS建筑板块营收YoY-4.10%,系行业2015-2024年间首次出现年度营收同比下滑,归母净利润YoY-14.4%,主要系受房地产施工下滑、传统基建投资增速放缓导致收入承压,而费用刚性、回款压力增加导致账期拉长,企业计提减值压力增大,进一步影响盈利能力。归母净利率及周转率降低,使得板块ROE(摊薄)同比下滑1.49pct。25Q1政策尚未完全发力,收入、归母净利高基数下分别同比-6.0%/-8.8%,判断短期随着政策逐步落地,叠加基数走低,板块业绩有望迎来逐季上行改善,长期或进入深度整合阶段。
中国银河证券:计算机行业底部信号已现,AI算力引领结构性复苏
中国银河证券研报指出,计算机行业2025年一季度底部信号或已出现,营收端维持增长态势,且增速大幅提升,表明市场需求逐步回暖,费控方面效果逐渐显现,通过AI等实现降本增效,利润端由于去年低基数效应,今年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反弹态势较为强劲,拐点逐步出现,同时以AI算力基础设施、信创等领域表现亮眼。
国泰海通证券:黄金珠宝行业估值提升逻辑仍将持续演绎
国泰海通证券研报指出,2024年以来黄金珠宝行业进入了出清与升级并行阶段,龙头逐步由开店策略走向单店提效,品牌方与加盟商形成推广高毛利率产品的“合力”;差异化产品推动黄金珠宝公司由“渠道品牌”走向“消费品品牌”,全年看黄金珠宝行业的估值提升逻辑仍将持续演绎,看好产品力突出&消费者需求捕捉能力强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