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5-23 07:33:30 股吧网页版
人民日报评论:对“过紧日子”的误读与正解
来源:人民日报评论 作者:筋斗云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进一步拧紧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的制度螺栓,持续引发热议。关于“过紧日子”,存在一些曲解、误读,有必要细加辨析、正本清源。

  过紧日子是一以贯之的要求,而非权宜之计。“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党的十八大以来,不管是文件规定,还是改革旨归,党政机关节俭的要求与行动是一贯的。2013年党中央制定出台《条例》,这次修订与时俱进,是有针对性的查漏补缺、更新升级。

  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目的是为了让老百姓过好日子。《条例》规定的主体是党政机关,约束的是奢侈浪费等行为,并不影响扩大消费、民生投入。事实上,党政机关该花的花、该省的省,把资金用在刀刃上,汇集更多资源投入教育、医疗、科创等领域,正是要更好推动高质量发展,增进百姓福祉。

  过紧日子不等于“一刀切”,而是“切一刀”。究竟切在哪儿?切在大吃大喝、奢侈铺排等作风弊病。看《条例》修订后的“增量”:规定“工作餐不得提供高档菜肴,不得提供香烟,不上酒”,要求“工作会议一律不摆花草、不制作背景板”,明确“严禁为公务用车增加高档配置或者豪华内饰”。紧的地方,是经费管理、公务接待、公务用车、会议活动、办公用房等。

  过紧日子不等于降低公共服务质量。有声音担忧,“过紧日子是财政困难的无奈之举,恐会殃及公共服务质量”。财政部数据显示:1—4月全国公共财政支出进度达到2020年以来同期最快;4月全国税收收入同比增长1.9%,为今年以来月度增幅首次由负转正。而且,过紧日子与干部担当作为是两回事。扫除歪风邪气只会激发党员干部敢作善为,为老百姓的美好生活添砖加瓦。

  过紧日子不等于削减干部正当的薪金待遇。有网友说,“身在体制内,担心降薪”。需要明确的是,过紧日子压减的是机关不必要开支,而非干部的合理收入、待遇保障。事实上,近年来,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事业单位工资动态调整机制等不断改革完善,激发了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的干事创业积极性。

  过紧日子不等于政府行为失了法度。“以后跟政府的生意不好做了”“结款要变难”等悲观论调,可谓杞人忧天。过紧日子的要求,只会促进政府部门依法行政,在招投标、治理拖欠账款等方面严格以求。随着法治政府建设不断深化,同政府部门打交道会变得更容易、更顺畅。承接政府的项目,可以更放心去做。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