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5-23 05:17:30 股吧网页版
走好算法治理“平衡木”
来源:广州日报

  据央视新闻消息,“清朗·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行动开展以来,针对网民反映强烈的算法推荐加热低俗信息、加剧“信息茧房”、加重观点极化等问题风险,中央网信办督促指导重点平台针对性优化信息推荐算法功能、调整信息推荐算法规则。

  如今,算法已深深地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购物软件精准推送商品,社交平台“猜你喜欢”话题,导航App实时规划最优路线……可以说,算法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模式和工作方式。然而,算法是把双刃剑。近年来,算法推荐技术的不合理应用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如“信息茧房”“大数据杀熟”“诱导沉迷”等。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行业群体,也因算法问题引起了舆论极大关注。

  针对算法滥用之弊,近年来我国治理步伐明显加快。2022年《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实施,明确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的用户权益保护要求,禁止过度推荐、操纵榜单等行为。2024年,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开展“清朗·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行动,直指信息茧房、大数据杀熟、劳动者权益侵害等突出问题。这些监管举措在整治算法乱象、规范行业秩序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与广大网民和社会各界的期待仍然存在差距。

  算法治理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推动算法治理的常态化进程,须在促进技术创新与有效监管之间找准平衡点。

  算法是技术创新的产物,算法的迅速迭代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得其创新速度远远超出现有监管手段和法律法规的更新速度。这也导致许多新兴技术形态和风险尚未纳入监管范围。但是,过度干预或过早设立过于严格的限制,可能会束缚创新,阻碍技术发展。因此,建立一个与时俱进、适度监管的体系,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对于相对成熟、影响人群更广的应用,加大监管力度;而对于初创阶段的技术应用,则审慎观察,允许一定的创新空间。

  在鼓励创新的同时,有效监管必须要坚守底线。算法滥用的根源,在于平台对用户数据的过度收集和利用。平台掌握了海量用户数据,就能精准投放广告、制造热点。因此,必须建立更完善的监管机制,加强个人信息的保护,提升算法透明度。此外,通过建立健全法律制度,确保其在合法合规的环境中运作。

  算法治理现在已成为全球性挑战,不仅关系网络生态,更关乎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面对算法的挑战,我们既不能谈虎色变,也不能掉以轻心。一方面,每个人都应该提升数字素养,学会独立思考,打造属于自己的信息护城河。另一方面,提升算法监管水平,让算法在健康的轨道上运行。只有在确保算法技术创新的同时,妥善应对潜在的社会风险,才能实现技术与社会的和谐共进。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