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评论员张冬梅
孟夏时节,万物并秀。5月22日~26日,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文博会”)如期而至,以“创新引领潮流创意点亮生活”为主题,大门敞开迎全球来宾,铺开一幅中外文化产业交流共荣的盛大图景。
期待拉满!12万件文化产品现场展示、4000多个投融资项目现场交易、近200场交易活动同期举办……作为“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文博会不仅是全国文化产业的风向标,也是文明交流互鉴的能量场。这头,国内文化产业超级阵容和科技发展“新势力”齐齐亮相;那头,65个国家和地区、305家海外展商线上线下参展,国际化占比达20%,全球“朋友圈”不断扩大。
“顶流”集结、百花齐放。在8大展馆、16万平方米的展陈空间,在广东这片改革开放热土之上,这场中国文化产业的盛会正以开放姿态推开世界之门,向“国际文化产业头部展”华丽转身。文化产品和服务超级交易平台、文化新技术新产品超级发布平台、文化开放与出海超级贸易平台、文化改革发展成就超级展示平台……一个功能更多元、实力更强劲的文博会,正推动文化与市场、文化与科技、中国与世界的深度融合。
热力值就是信心值、潜力值。在全球经济复苏承压、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的背景下,让文化产业活起来、兴起来、热起来,意义非凡。作为既“富口袋”又“富脑袋”的产业,文化产业已然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广东是全国文化产业第一大省,文化产业规模总量连续22年居全国首位。“文化+”正持续释放经济效益。今年“五一”假期,广州入围“五一”音乐节热门城市前十,“为一场演出奔赴一座城”接连上演,便是生动侧影。文博会开幕首日,广东重磅推出六大“政策包”,拿出87条务实举措,精心浇灌影视、演艺市场、动漫影视、网络游戏等“六朵金花”,必将开创广东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利好不断,商机无限。广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海丝重镇、千年商都,当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更好地激活“文化+”、赋能粤精彩。一方面,要抓住文博会窗口,积极亮家底、找项目、拓合作、拼订单,通过擦亮一张张文化名片,不断提升城市显示度、产业磁吸力和经济热力值。另一方面,要用足政策红利,抓好配套落实,在多措并举“激活春水”的同时,让文化产业发展更加“如鱼得水”。既要勤练内功,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产业生态,使政策服务可感可及、发展氛围更加浓厚,让广大文化企业、产业人才放心扎根、安心圆梦;也要强化联动,比如动漫影视产业“政策包”提出,构建广州、深圳动漫影视“双核”高地,以“广深双核”引领多城联动,通过强强联合、多点开花实现“1+1>2”,催生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化学反应。
拥抱世界,走向世界。从文博会出发,以文会友、以文博集、以文兴业,不断激活市场潜力、消费动力、投资热力。我们相信,一个向新图强的广东,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