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霍星羽)海关总署全球贸易监测分析中心和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5月21日联合发布的中国原油综合进口到岸价格指数显示,5月12日-5月18日,中国原油综合进口到岸价格指数为111.27点,周环比下跌4.31%,同比下跌22.66%。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最新发布的库存数据显示,截至5月9日当周,美国商业原油库存增加345.4万桶至4.4183亿桶,较5年同期平均水平低约3%;NYMEX的WTI原油期货交付地——俄克拉荷马州库欣地区的原油库存减少106.9万桶至2389.2万桶。
本周国际油价剧烈震荡后显著收高。截至5月16日收盘,Brent原油期货价格环比上涨2.35%至65.41美元/桶;WTI原油期货价格环比上涨2.29%至61.97美元/桶。
供应方面,“OPEC+”继续推进加速增产,确认6月起日产量提高41.1万桶,二季度累计增量已接近百万桶/日。同时,市场对供应宽松的预期也有所加剧。国际能源署与“OPEC+”分别上调2025年非OPEC供应增长预测至160万桶/日和80万桶/日,这显示全球供给增长的趋势仍在持续,短期供应扩张压力仍主导市场定价基调。
需求方面,中美双方经贸谈判进展虽大幅提振对制造业修复和全球运输活动回暖的预期,但需求基本面仍显疲弱。中国原油进口量同比虽回升7.5%,但整体库存水平水涨船高,库存平均每日增加超过110万桶,下游消费没有显著改善。需求端虽有心理层面修复,但短期实质提振有限。
综合来看,原油价格仍将面临多空交织局面,在供应宽松压力主导下,需求修复与地缘局势仍显脆弱,短期油价上行动力有限。
上海期货交易所原油期货价格环比上涨0.55%至461.1元/吨。现货市场,5月16日,迪拜原油价格为63.82美元/桶,周环比下跌0.41%;阿曼原油价格63.85美元/桶,周环比上涨0.09%。
文:霍星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