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刘春燕)5月22日下午,在第七届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简称“西洽会”)期间,中国汽车、摩托车品牌出海非洲采供资源对接会(简称“汽摩非洲对接会”)上,重庆市商务委员会与中非民间商会签署了关于加强对非经贸交流与合作备忘录,重庆3家企业分别与尼日利亚、卢旺达、肯尼亚等国企业签署项目协议,金额达16.5亿元,主要涉及汽车、摩托车及相关零配件组装等项目。
中国摩托车商会常务副会长李彬表示,非洲是中国摩托车出口的第二大洲际区域市场,今年一季度中国对非洲摩托车出口量达121万辆、同比增长63%,出口额6.4亿美元、同比增长67%。重庆摩托车企业正加快布局非洲市场,对非出口占比达到15%-20%。
会上,联合国工发组织第四次工业革命产业联盟数字人才专委会发布了《全球化AI数智人才生态系统建设,赋能非洲汽摩产业发展》报告,预计全球AI在制造业应用的市场规模将从2021年的21亿美元增长至2028年的165亿美元,预计全球汽车智能市场规模到2030年将达149.2亿美元。报告认为,中国凭借完善的产业链、先进的技术及丰富的人才储备,在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技术等领域走在世界前列,而非洲以庞大的市场需求、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日益增长的产业活力,成为全球汽摩产业的新兴力量。
重庆现代开放型经济研究院与中非民间商会联合发布了《重庆汽摩产业出海非洲研究报告》,预测到2027年,重庆汽车出口非洲规模将突破350亿元,摩托车出口非洲规模将突破30亿元。报告建议,中国企业应开展精准市场调研,深度本土化运营,快速抢占绿色交通发展机遇,以“长期主义”深耕非洲市场。
与此同时,中国汽摩出海非洲联盟在会上正式启航。中非民间商会、中国摩托车商会、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11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的中国汽摩出海非洲联盟将搭建中国汽摩企业与非洲市场的合作桥梁,通过资源整合、信息共享、政策协调和产业合作,提供市场调研、政策解读、商务对接等服务,降低企业出海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
据介绍,2024年重庆汽车、摩托车出口非洲分别同比增长552%、20%。
刚果民主共和国驻华大使巴卢穆埃内表示,该国2024年汽车进口量同比增长15%,当前正在打造一条完整的电池和绿色汽车工业价值链,欢迎中国电动汽车、摩托车和其他绿色技术的制造商赴该国经济特区建立组装工厂。
“中方可在尼日利亚建立制造厂和组装线,促进本土化生产、创造就业机会并实现技能转移。”尼日利亚联邦共和国驻华使馆临时代办巴巴加纳·瓦基勒表示,尼日利亚是非洲最大的经济体和人口第一大国,拥有广阔且快速增长的汽车和摩托车市场。
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副秘书长曹炜表示,中非汽摩合作凸显政策红利与绿色转型需求、产业链协同与本地化生产、消费升级与市场适配性等三大机遇,并将迎来智能化与电动化深度融合、从“产品输出”到“生态输出”、绿色制造与循环经济等三大趋势。
交流对话环节,多方市场参与主体一致认为,中国企业正以“技术赋能的本地化、绿色驱动的可持续化、金融护航的生态化”三维战略,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经验转化为非洲工业化的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