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一季度,美的集团(SZ000333,股价79.36元,市值6086亿元)实现单季营业收入超1200亿元,营收同比增速超20%,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近40%。这份业绩“难能可贵”的地方在于,无论从同比,抑或环比的角度,美的集团的营收与净利润均已连续多年“持续增长”。
《从优秀到卓越》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绝对不存在侥幸的突变和从天而降的奇迹,只是一个行动接着一个行动,一个决策接着一个决策,酷似将一个沉重的巨型飞轮朝一个方向推动,一圈又一圈,累积起来才会产生持续而又壮观的效果。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近日深度采访了美的集团董秘高书,详解美的集团的“增长方法论”。
盈利的飞轮
如何去评价美的集团今天的地位?公司总市值超6000亿元,位列A股民营企业市值第三,仅次于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同时,在美国商业专利数据库(IFI CLAIMS)“2023年全球250强专利领导者”榜单中,美的集团专利数排名全球第八,在中国民企中排名第一。
美的集团如何描述自己?美的是一家覆盖智能家居、新能源及工业技术、智能建筑科技、机器人与自动化、健康医疗、智慧物流等业务的全球领先的科技集团。这些业务里,智能家居是C端(消费者端)业务,其余都是B端(企业端)业务。
今年一季度,美的集团的营收与净利润规模均创历史新高——公司营业总收入1284.3亿元,归母净利润124.2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0.6%、38.0%。
增长的支撑是什么?
近日,美的集团董秘高书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收入层面看,一季度美的集团的C端和B端业务均实现了较好的增长,其中智能家居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7.4%,B端板块(商业及工业解决方案)增速更快,达到25.3%。
净利润的增长与营收增加有关,也与内部挖潜增效有关。高书描述,公司从生产材料成本中挖潜,“从今年一季度来看,大宗原材料里,只有钢材的价格是同比下降的,其他原材料是同比上涨。”美的集团一直有大宗原材料套期保值的措施,控制大宗价格波动带来的影响。虽然,大宗商品价格略有上涨,但美的集团通过集采的规模增长优势,采购价格端的优势得以体现。
更大的挖潜还体现在组织架构、业务模式上。今年1月,美的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方洪波在公司2025经营管理年会上发表主题演讲提到:“要以简化促增长,以自我颠覆直面挑战,从风雨中出发,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去追逐,去书写美的新故事。”
所谓的“以简化促增长”,用方洪波的话来说,就是“要简化多余的、不产生价值的经营活动”。从公开报道看,美的的家电业务正在减SKU(库存单位),可能涉及小家电等品类。
高书提到,公司当前在国内市场的一项重点工作就是:DTC(Direct-to-Consumer,直接面向消费者)模式变革,这也是美的集团2025年的三大挑战之一。
据高书解释,DTC模式是以用户为中心,通过线上模式重构线下,实现全渠道融合和全要素协同共享,构建敏捷型零售组织架构,积极推动流量获取和用户运营。比如与下游经销商共建云仓库存共享,发货端实现“两跳”到达C端用户,缩短价值链,提升效率。这也是美的集团“用户直达”战略主轴的核心内容。
需要注意的还有,为了深化“用户直达”,2025年以来,美的集团有一批高管已经开设视频个人账号,打造个人IP(知识产权)。“这更多是希望建立与用户直接沟通的渠道,倾听用户需求,聚焦零售能力,提升企业运营效率”。
向外走,OBM优先
关注美的集团的人不难察觉,2024年至今,美的集团似乎又相对密集地开启新一轮并购。基于全球突破的战略主轴,美的集团最近开展了海外标的公司或者海外品牌中国业务的并购。
去年以来,美的集团相继拿下欧洲知名建筑设备供应商ARBONIA AG旗下的气候部门ARBONIA climate、Teka集团(除Teka俄罗斯子公司)、东芝电梯中国、喜德瑞中国业务
高书对此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美的一直在持续关注产业链相关的、有价值的并购标的。美的集团的确在坚定地“向外走”。2025年一季度,美的集团整体外销增长其实高于内销。而外销的增长又主要靠智能家居的OBM(自主品牌)业务驱动。2025年Q1美的海外OBM业务收入已达到智能家居业务海外收入的43%。分区域看,不光是发展中国家,美的在欧洲、北美等成熟市场也都获得很好的增长表现。
方洪波近日接受媒体专访时同样提到,在“全球突破”上,美的去年开始把代工业务放在次要地位,提出真正的OBM优先,“投入非常大,方法也变了”。
高书坦言,智能家居板块,更多的机会肯定是在海外市场。“在全球市场,美的品牌市场份额占比相对还较小,我们认为,海外还是有很大的突破空间的”。
至于近期中美关税的波动,高书表示,自2018年开始,美的就加快了公司海外研发和制造的全球布局,从“中国供全球”转向“中国供全球,区域供区域”。在5月12日中美关税缓和之后,美的从中国向美国出货的订单已经有所回暖。
向上走,拓B端
除了坚定“向外走”,这些年,美的集团也在持续“向上走”——往高端市场渗透,抓手是COLMO和东芝双高端品牌。
今年一季度,COLMO和东芝双高端品牌整体零售额同比增长超过了55%。“高端化战略肯定也是我们的重要战略。它能帮助我们改善企业的盈利结构”。
不过,于美的来说,做高端也不是一路坦途的。记者获悉,美的集团于2018年推出高端品牌COLMO,到2023年,COLMO的零售额已超80亿元。2024年,COLMO品牌经历了“减法”调整——门店数量也大幅减少。“COLMO本身是高端品牌定位,我们有些经销商门店可能不具备运营高端品牌的能力。现在这个调整已经到位了,今年一季度COLMO已经恢复较好的增长,同比增速高于东芝品牌在中国的销售”。
从收入角度看,B端业务近几年突破显著。2024年美的集团的B端板块收入规模已突破千亿元,成为真正的“第二引擎”。如前文所述,2025年一季度,美的集团的B端业务收入整体同比增长25.3%,其中新能源及工业技术同比增长45%、智能建筑科技同比增长20%、机器人及自动化同比增长9%。
高书告诉记者,B端业务突破,也是美的集团2025年的挑战之一。“虽然整体规模已突破千亿,但从每个板块自身来说,跟我们主业相比,我们所处的行业地位还是有差距,我们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高书还称,机器人及自动化业务是美的集团2024年唯一同比下滑的B端业务板块,但今年一季度的情况来看,收入增速已经转正。“库卡的收入主要来源于汽车领域,过去一两年,受汽车行业周期性影响,库卡(的业绩)也有影响。但今年来看,汽车领域的订单在恢复中。”“我们预计,库卡中国今年能有一个较好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