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武汉市召开全市文化旅游发展大会,会上发布并解读了《武汉市加快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支柱产业建设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行动方案(2025—2027年)》。《方案》提出,武汉将努力建设世界知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加快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
数据显示,武汉持续多年位列全国十大热门旅游目的地。2024年,武汉天河机场创造了整体旅客吞吐量、国际旅客吞吐量、中转旅客吞吐量、起降航班架次“4个中部第一”。据统计,2024年武汉市有规模以上文化企业1270家。
根据《方案》,未来三年,武汉将高质量实施6大行动、落实22项重点任务,扎实推进80个重大项目,推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设迈上更高水平;彰显江城特色,长江文化中心城市的引领力更加突出;加速国际化进程,打造中部地区入境旅游门户枢纽。
具体而言,武汉市将实施城市名片点亮、汉派文化赋能、文旅产品焕新等六大系统工程。其中,重点打造“一桥两山”世界级景区、知音文化旅游区等标杆项目,塑造江豚IP,推进万里茶道申遗工作。文化设施建设方面,推动非遗传承保护,实施文化惠民,织密12分钟文化圈。
在旅游产品创新方面,升级休闲度假产品,创建一批世界级旅游度假区和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打造“漫游武汉”休闲文旅品牌。做强科技文旅产品,叫响“赛博武汉”品牌。创新赛会文旅产品,打造“赛事名城”“展会之都”。
在服务体系建设上,将优化国际交通网络,建立游客服务质量评价机制,开展文明旅游主题活动,打造游客友好型城市。
在产业培育方面,大力培育引进链主企业、骨干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加强文旅资源整合,延伸文旅产业链。推动文旅消费提质升级,提升核心商圈功能品质,振兴武汉美食“老字号”,打造武汉标志性夜间消费街区。繁荣演艺经济,打造“演艺之都”。
此外,构建全球宣传推广体系,推广“江润三镇城通九州”的城市文旅形象。扩大国际友好人士“朋友圈”,吸引海内外游客向往武汉、乐游武汉。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湖北“新春第一会”,将“文化创新战略”作为支点建设的“七大战略”之一,并在后续的《行动方案》中提出重点支持武汉建设国际都市旅游城市。从2025年央视春节晚会分会场设在武汉,武汉策划“跟着春晚游武汉”系列活动,到凭借“樱花+”多元融合模式,联动汉马、刀郎演唱会等顶流IP,武汉今年推出一系列文旅活动吸引全球游客。
以今年“五一”假期为例,湖北省博物馆接待观众13.25万人次,同比增长20.17%。东湖风景区累计接待游客181.8万人次,同比增长18.54%,客流指数居全国第二。携程旅游数据显示,“五一”期间武汉酒店订单量同比增长8%,门票订单量增长近35%,人气居全国前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