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上海5月22日电 “通过与众多海外投资者的密集沟通,瑞银深刻地感受到国际市场对中国资产的关注度正持续升温。”在5月21日举行的媒体分享会上,瑞银全球金融市场部中国主管房东明表示。
房东明表示,市场流动性改善,正在提升投资者的信心。“不管是量化基金,还是其他的中长线海外投资者,都很积极地希望能够深度参与中国的资本市场。全球投资者在第一季度对中国的持仓有所增加,我们认为A股仍然有较大上涨空间。”
他提到,中国新质生产力领域的吸引力正进一步凸显。“在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等各方面,相关产业链都在不断推动中国股票市场的叙事逻辑转变。”
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全A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5%,非金融盈利增速明显触底回升至同比增长4.2%。房东明表示,预计A股盈利在今年每个季度都会实现良性回升,为A股提供良好的增长基本面。宏观方面,近期各类稳增长政策的出台,也对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持续注入了稳定的、可预期的信心。
瑞银投资银行中国股票策略研究主管王宗豪从估值和外资持仓方面介绍了对中国资产的观点。“尽管近期中国资产估值有所回升,但我们发现,MSCI中国指数相对于MSCI全球指数依然有15%的折价,相对于历史平均水平也低7%-8%。与别的国家横向相比,中国股票市场的估值处于低位,仍然具备吸引力。”
此外,王宗豪介绍,根据瑞银在3月底对海外投资人在中国仓位的测算,海外投资人在中国的配置情况比起他们的基准平均低1.5个百分点左右。4月2日外资又经历了大幅流出,仓位尚未恢复。所以整体来看,外资仓位依然是相对低位。
谈及此次美国对中国关税政策的调整与反转,王宗豪介绍,这让市场对全球尾部风险的担忧有所减少。“此次关税谈判结果,也让外资对中国资产的长期信心有了较大提升。同一时间,中国在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机器人、电动车等领域出现了大量创新突破。更多海外投资人表现出了对中国核心资产的认可或兴趣,这在最近一段时间港股IPO的表现中也有所反映。我们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长线资金回流到中国股票市场。”
板块配置方面,王宗豪称,近期地缘政治的扰动减少,看好“杠铃”策略,一侧是AI、互联网、TMT等成长性板块,另一侧是偏防守策略的高分红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