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上海5月22日电(葛佳明) 5月22日,由上海期货交易所(下称:“上期所”)和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下称:“中金所”)共同主办的2025上海衍生品市场论坛(下称:“上衍论坛”)正式举行。在上衍钢铁论坛上,上期所副总经理张铭表示,继2022年螺纹钢、热轧卷板期货引入合格境外投资者(QFII)之后,今年不锈钢期货与螺纹钢期权也被纳入QFII可交易范围。
张铭表示,“双碳”目标下,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加速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钢铁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和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支撑,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的关键转型期,可持续发展空间仍然广阔。
一是合约规则持续优化,市场规模进一步增长。2024年,上期所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稳妥有序完成螺纹钢、线材新老国标转换工作,钢铁期货市场全年成交量7.76亿手,同比增长2.7%。其中,螺纹钢期货成交量居全球商品衍生品首位,热卷期货成交量位列全球金属类衍生品第三,钢铁期货仓单及热卷、不锈钢持仓量创出历史新高。
二是运行质量日益改善,市场功能有效发挥。2024年,围绕提升交割便利性,上期所新增钢铁期货注册品牌数十个(以产地计),在华北、华东、中西部地区新增交割仓库10个、扩容16%;优化调整天津、武汉、江苏等地区升贴水,并在今年一季度发布《上海期货交易所螺纹钢期货业务细则(修订版)》等,优化钢材厂库交割制度,降低交割成本。围绕提升钢铁期货合约连续性,上期所持续优化做市方案,并调整交易手续费,螺纹钢、热卷非“1/5/10”月份合约流动性明显改善,不锈钢基本实现主力合约逐月轮转。
三是产业服务继续推进,产业客户参与度显著提升。持续加强市场调研,疏通实体企业参与难点与堵点;开展多层次的产业培训活动,增进行业对期货的理解认知;持续建设27家钢铁产融服务基地(产业类22家、产融类5家),发挥以点带面服务能力。2024年以来,钢铁期货产业客户总数逐步增长,宝武集团、南京钢铁、沙钢集团等生产企业,中国船舶集团、三一重工等消费企业,以及物产中大、热联集团等贸易企业积极运用期货工具管理风险。
当前,地缘政治冲突和国际贸易摩擦频发,钢铁行业承受着来自市场、环境和转型等诸多方面的压力。上期所将继续扎根实体经济,锚定加快建成世界一流交易所目标,全面深化钢铁期货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助力我国钢铁工业稳健运行。
一是立足新动能,服务行业转型升级。今年,钢铁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范围,新发布的《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25年版)》明确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高效化、安全化、特色化”的发展方向。上期所将顺应行业发展趋势,积极推进线材等品种的优化升级,不断促进已有钢铁期货、期权品种的功能发挥,同时坚持严监严管,持续提升市场运行质量,为钢铁行业提供更加好用、管用的工具。
二是拓展新场景,提升产业服务质效。面对钢铁行业上下游企业日益增长的贸易定价、风险管理与资源配置需求,上期所将进一步加强与上游钢厂及下游船舶、家电、汽车等行业的对接,会同行业协会和会员单位合力提升产业服务的针对性和精准度,同时围绕钢厂业务需求,有序推进新一批厂库设库工作,并做好调研分析、制度优化和功能发挥的闭环管理,持续提高产业客户参与度。
三是开拓新视野,提升钢铁期货国际价格影响力。近年来,钢铁企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全产业链“走出去”步伐加快。为更好地服务“出海”企业的风险管理需求,上期所将顺应行业发展趋势,积极稳妥推进钢铁期货的国际化进程。继2022年螺纹钢、热轧卷板期货引入合格境外投资者(QFII)之后,今年不锈钢期货与螺纹钢期权也被纳入QFII可交易范围。与此同时,上期所正在与多家境外交易所积极推进钢材期货结算价授权工作,进一步拓展中国钢铁期货价格的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