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海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达到13377亿元,以电影、网络文学、营业性演出等为代表的文化新业态呈现高于全国平均的增长水平,其中,在营影院规模和体量排名位列全球城市第一。
2024年,上海文化新业态营业收入6942.8亿元,同比增长8.5%。
2024年,上海网络文学销售收入118亿元;网络游戏产业持续领跑全国,全年销售收入连续13年保持正向增长,产业规模扩增8倍。在电竞产业方面,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销售收入达61.31亿元。
……
2024年上海文化产业的数字密码,在第21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下称“深圳文博会”)开幕现场,于上海展区的超高清波浪屏矩阵前,逐一解开。引得全国参观者驻足的,是立体波浪屏如灵动水韵,舒展文化肌理;是裸眼3D夹角屏似时空棱镜,折射城市剪影;更是上海展区以“奔涌上海,文化改革新气象——打造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为主题,围绕“国有文化企业改革新实践”“文旅商体展联动新探索”“文化出海新模式”和“文化科技发展新动能”等板块,全面展示的近年上海在文化建设、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的生动实践。
上报集团,探索国企改革新实践
国有文化企业改革版块,集中展现了近年来上海在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出版业创新发展等方面的创新探索。
上海报业集团成立以来,始终站在中国媒体融合发展的前列,前不久推出系统性改革方案,吹响新一轮改革的号角后,再度成为中国媒体界瞩目的焦点。本次深圳文博会,上报集团的展位正位于上海馆入口处,除了以大幅H5的形式介绍了集团旗下三大传播平台,即打造省级新闻客户端领先品牌的上观新闻、以新型全球媒体为目标的澎湃新闻、头部财经平台界面财联社,同时还介绍了外籍人士服务平台上报国际传播中心。
通过点击滑动触摸屏,观众就可以了解上观新闻的时政、人文和民生报道特色,澎湃新闻的IP工作室、国际传播和重磅提问,界面财联社的“经济新动能”等财经报道和星矿数据等金融信息服务。上报集团不仅展示了“派生万物”“财跃大模型”等AI智能体应用成果,还将融媒创作室搬到了深圳文博会现场。
创作室的书架上,除了旗下三联、文汇、城市动漫等出版社近年来的获奖图书,还有20多家入选赋能计划的融媒工作室海报。目前上报集团旗下主要媒体已超过800个账号入驻第三方平台,总粉丝数达4.5亿,全年直播超过4600场,足见科技赋能内容生产的新趋势。
多元融合,燃动文化消费新热潮
文旅商体展联动促消费板块,现场展示特别精选的案例生动诠释了上海推动文旅商体展联动发展的创新实践:2024上海国际电影节展映影片超过460部,首映率创下新高;今夏,亚洲最大乐高乐园的开业将用积木拼出上海城市新地标,打造想象力的王国。
馥郁的咖啡香气正漫溢申城——上海国际咖啡文化节如约而至,在这座拥有全球最多咖啡馆的城市,每一杯都诠释着'开放、创新、包容'的海派味道。上海博物馆举办“对话世界”文物艺术系列的第四个大展“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截止到2025年5月的统计数据,观展人次已超220万,文创销售达2.5亿元,特展相关话题全网曝光量突破170亿次,带动周边消费超100亿元,同时带动《消失的法老》数字展票房收入近2400万元,打造了文旅商体展联动的上海范式。小红书日均千万级UGC内容构建地球村,千万个真实生活的切面在此相遇,数字社区连接中外文化日常。豫园灯会三十年灯海璀璨,带非遗灯彩技艺走向全球,点亮中华文化之美……
一系列精彩案例,亲切、熟悉,却又让人生出由衷的自豪,它们展现了上海在文化消费场景创新与多元业态融合方面的最新成果,它们展现了上海这座城市永远向前的创新精神。
移步文化出海板块,上海展区的“肌肉”同样很硬。米哈游通过《原神》“流光拾遗之旅”等“游戏+非遗”项目,让传统文化“火”起来与“潮”起来。追光动画凭借《长安三万里》等作品,开辟了“新传说”“新神榜”和“新文化”系列,赋予中国叙事以现代视觉表达。阅文集团打造全球IP产业链,推动中国IP生态出海,塑造全球中文叙事影响力。可以说,凭内容创新、技术赋能与国际传播相结合,上海正不断推陈出新,拓展文化传播新空间,引领文化出海新风尚。
数智赋能,释放产业发展新动能
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代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战略性技术,正在深刻改变生产生活的方式。在文化科技发展版块,不少融合人工智能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的产品和项目叫人眼前一亮。
中共一大纪念馆以科技赋能红色文化传承,以文物数字化、元宇宙建设、VR沉浸式体验及AIGC大模型的内容生成体系,创新红色文化传播与文旅体验,入选国家文旅部全国红色旅游新技术应用优秀案例及工信部“元宇宙典型案例”;合合信息展示了AI技术应用于古籍字形修补、褪色修复、背景补全,彰显了AI技术在传承与保护文化遗产中的巨大价值,企业基于智能文字识别及商业大数据核心技术,为全球200个国家和地区的3亿C端用户和多元行业B端客户提供数字化、智能化的产品及服务;在低空经济领域屡创佳绩的千机科技,凭借“最多无人机同时飞行”“同组无人机变换最多队形”等四项吉尼斯世界纪录,展示了科技美学的震撼表达力;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像航科技自研纳米光学平板透镜,拥有自主专利无介质全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智慧文旅、智慧文博等领域,其毫米级精准触控系统,实现与博物馆展品裸眼3D零延迟交互。
临港首秀,一展年轻态文化新高地
穿过走道,我们不能落下,首次组展亮相深圳文博会的临港新片区特色展区。270平米的空间内,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为视觉概念,营造出了具有“国际风、未来感、海湖韵”的展陈空间,集中展示临港作为独立综合性节点滨海城市在文旅产业上的创新探索与融合实践,全面呈现临港这座“年轻的城,年轻人的城”着力打造文化新高地的生动图景。
展区中,全球首套根据《山海经》记载创作的陨石编磬中的7片和全球首根“纯陨铁1:1金箍棒”的微缩版首次亮相,带领观众领略宇宙材质与上古神话的奇妙交汇,完整展品7月将在上海天文馆完整亮相;《行走的天文馆》沉浸式产品,融合VR、AIGC等技术,再现手可摘星辰的上海天文馆;器山书局为临港新片区展台带来独具艺术特色文创作品;全国首个“二十四节气”文旅小镇——万祥镇,携市级非遗万祥手工织带技艺亮相,构建本土文化的当代表达;上海四季花港,四季繁花似锦,展现自然与文化的共生之美;滴水云厅,全景再现临港城市规划、生活配套、制度政策及生态风貌;滴水湖光党建服务中心,将文化与休闲完美结合;商汤科技元萝卜AI下棋机器人,提供智能化棋类体验;中新宽维,以数字化技术驱动中国文化IP及产品出海;东方明珠影视基地,拥有国内最高影棚;临港演艺中心,连续两年承办上海电视节闭幕式“白玉兰奖”颁奖盛典;数字沉浸式临港科技智慧图书馆,汇集全球50余万册电子学术著作;朵云书院·滴水湖店以“湖畔阅读”营造静谧诗意的文化空间。
除此之外,全球最大室内滑雪场耀雪冰雪世界、上海海昌海洋公园也齐聚展台,演绎“蓝色海洋”与“白色冰雪”的精彩碰撞。
上海已连续多年参展深圳文博会。从早期以展示文化产业发展成果为主,到如今聚焦文化改革新气象;从文化产品象限,到行业联动象限,再到产业生态象限……上海展区持续焕新升级。
上海,在城市文化建设的创新之路上,不断探索,奔涌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