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市场监管总局联合粤港澳相关部门,在广州召开推动“湾区标准”助力粤港澳大湾区“软联通”新闻发布会。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截至目前,“湾区标准”的总数已经达到235项,覆盖交通、医疗、食品、养老、托育、气象、餐饮、文化等领域。
同日,广东省2025年“消费帮扶仲夏行动”启动仪式在广交会馆正式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上千款风味好物相聚湾区,以消费帮扶为媒,共享区域协作丰收硕果,加速畅通经济发展内循环,协力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
“湾区标准”总数已经达到235项
覆盖交通、医疗、食品、文化等领域
据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创新司司长肖寒介绍,“湾区标准”作为粤港澳三地先进经验共需、共享、共用的载体,已成为越来越多湾区人的共识。截至目前,“湾区标准”的总数已经达到235项,覆盖交通、医疗、食品、养老、托育、气象、餐饮、文化等领域。
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局长陈新烈介绍,以《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工程规划设计规范》为例,该标准将有助于实现通信配套基础设施工程与城市建设“同步规划、同步施工、同步验收”,系统破解通信基站选址困难、管网建设协调复杂、设施管理标准缺失等突出问题,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建设中通信设施的统筹布局提供技术支撑。
《法人和其他组织跨境身份认证技术规范》将有助于推进跨境电子签名互认,为企业等法人和其他组织跨境身份认证提供技术指导,提高跨境供应链合作效率。《珠宝零售企业经营规范》将进一步推动粤港澳三地珠宝产业联动和要素流动,巩固大湾区作为全球珠宝贸易枢纽和珠宝加工制造基地的地位。
未来将联合三地扩大标准覆盖范围
重点强化人流、物流、资金流等要素跨境流动支持
市场监管总局表示,未来将联合三地扩大标准覆盖范围,重点强化人流、物流、资金流等要素跨境流动支持;推动“湾区标准”国际化,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技术引领作用,同时持续吸引产学研机构参与标准制定,深化企业应用场景,为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
同时,“湾区标准”启动五年来,有效推动了三地在基础设施、民生、人文等领域互联互通。其中,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领域中,《桥岛隧智能运维数据标准体系》等标准助力粤港澳交通新基建;跨域机动车服务标准实现卡口验放时长缩至60秒,支撑“港车北上”“澳车北上”高效运作。
而在民生融合升级方面,养老、托育领域6项标准优化三地90余家机构服务流程,累计培训从业人员2550名,惠及5000多个家庭;文化协同创新方面,粤菜标准化推动佛山、潮汕及香港建成35家示范店,并通过海外烹饪培训扩大中华饮食文化影响力;重大活动保障方面,电竞标准应用于亚运会200余台赛事用机“零故障”,龙舟、醒狮等传统项目标准正在加速制定。
相关
“湾区认证+产销对接”协同推进
“消费帮扶仲夏行动”激活区域品质升级
同日,为实现国家消费帮扶重点产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广东省对口支援协作合作地区以及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被帮扶县(市、区)农副产品和文旅资源与粤港澳大湾区消费市场精准对接,持续推动消费帮扶市场化发展,5月至8月,由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单位主办的“消费帮扶仲夏行动”将以“消费帮扶主体力量建设+原产地溯源选品”为核心内容,开展一系列线上线下消费帮扶主题活动。

如“粤助兴农万品入湾”消费帮扶优质农产品系列展销活动、“夏日消暑爱心消费”系列市集活动、2025深圳消费帮扶产品营销文创设计大赛、第33届广州博览会之广东省2025年“消费帮扶仲夏行动”产销精准对接专场等。
据介绍,“湾区认证”是粤港澳大湾区为促进区域贸易一体化、提升产品质量而推出的统一标准。在当日举行的“湾区认证”见面会上,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广东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党委书记、主任高国盛详细解读了“湾区认证”的重要意义、流程及支持政策,并特别强调了“湾区认证”对于提升产品质量、促进区域贸易一体化的重要作用。

广东省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广东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党委书记、主任高国盛
广东粤港澳大湾区认证促进中心运营总监陆永驰则表示,“湾区认证”作为区域统一标准,有助于打破地域壁垒,促进商品在更大范围内流通。这种合作模式也为市场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有利于构建更加健康、有序的销售生态。

广东粤港澳大湾区认证促进中心运营总监陆永驰
远方好物平台总经理何建志表示,湾区认证作为国内高标准认证体系,不仅对产品结果进行把控,更要求对生产全链路实施严格监管。“该认证旨在对标国际标准,未来计划将其推广至全国。远方好物在此基础上增设自有安全标准,例如实施透明工厂溯源机制等,形成双重保障体系。”

“湾区认证+市场化推广”双轮驱动
搭建产地与消费者直连桥梁
今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加力实施消费帮扶、加强产销精准对接”。而作为本次“消费帮扶仲夏行动”的主办方之一,远方好物平台在此次活动中承担了哪些关键角色?
何建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远方好物平台的乡村振兴扶持计划中,将从产品扶持、全域选品、直播带货、专区搭建、协作平台及农文旅溯源六个方面,深入产区企业开展溯源选品,参与产品创新研发、品牌打造,筛选出一批优质帮扶产品,助力“爆品”打造,加力实施消费帮扶举措。

远方好物平台总经理何建志
“通过‘会员体系+市场化运作’模式,平台将偏远地区优质农产品,如黑龙江白桦树汁、宁夏枸杞汁、新疆驼奶等产品输送至全国,尤其带动大湾区消费力反哺原产地。典型案例显示,黑龙江白桦树汁产业规模从数百万元提升至超10亿元,拉动当地形成完整产业链。广东省内产品如梅州梅子酒、河源米粉等也通过湾区认证实现产销联动。目前,大湾区消费者占比达平台30%,成为推动帮扶的核心力量。”
同时,南都湾财社记者留意到,本次活动涉及线上线下协同、文旅融合等多元化方式,基于此方式下,针对消费帮扶行动如何从短期活动转化为可持续的乡村振兴动力,何建志表示目前远方好物平台的乡村振兴扶持计划,从产品挖掘研发创新到平台直播带货销售,到专区推荐,协作平台的搭建,再到文旅融合产业升级,是一个全链路的扶持计划。“以选品为例,远方好物将通过市场化选品和品牌打造,比如‘爆品计划’,把帮扶产品变成消费者主动选择的商品。远方好物平台会员和用户的数据反馈,能精准指导农户调整生产,让帮扶更可持续。”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本次活动还特别强调“消费帮扶主体力量建设+原产地溯源选品”的双核心模式。在此模式下,针对如何通过创新确保产品品质溯源与市场竞争力,何建志指出,一是联合政府和企业梳理选品标准,即本次活动中发布了《广东省2025年消费帮扶农副产品进湾区选品指南》,明确产品准入和合作要求;二是组织溯源团队直接到产区实地考察,累计到访过23个省,深入183个城市选品,确保产品从源头就符合品质要求。
“平台建立全链路品控机制是从商家资质审核、产品初选、委员会复检到上架后不定期抽检,并且全程由平台自费委派‘神秘买家’采样送检,确保样品与用户收货一致性。”
何建志还表示,近期线下选品会汇聚全国20余省近200家供应商,涵盖食品、药食同源、服饰等品类,标志着从单一食品向生活方式全品类拓展的战略转型。未来将通过“湾区认证+市场化推广”双轮驱动,搭建产地与消费者直连桥梁,依托持续复购实现帮扶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