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存贷款降息同步落地。对于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下行,此前已有充分“剧透”和预期,存款利率降幅则略超市场预期。但从市场表现来看,相比还算“捧场”的股市,债市再次被调侃“降息降出了加息的效果”。
理论上,存款利率下行会驱动债券各品种利率下行。但20日当天,各期限国债利率反而出现调整势头。21日,长债利率进一步上行。有市场人士认为,市场对接下来存款“搬家”可能带来的银行“缺负债”,以及同业存单吸金情况等担忧增加,部分机构利好兑现选择止盈。
不过,机构对债牛走势依然乐观。一方面,宏观经济基本面依然面临多重不确定性,增量政策预期仍在;另一方面,资金面整体仍维持宽松。对于银行存款流向非银,有债市研究人士称,理财、货基规模抬升也意味着对债市配置需求增加,只是结构偏好会有变化。
利率下行债市“波澜不惊”
继20日国有大行和头部股份行官宣存款挂牌利率下调后,多家股份行在21日跟进调整,截至目前已有9家股份行更新存款挂牌利率。20日同步出炉的LPR显示,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分别为3%和3.5%,均较上月报价降低10BP,与此前政策利率降幅一致。
综合来看,此次存款利率调整延续了中长期品种降幅大于短期品种降幅的趋势,幅度大于LPR降幅。其中,大行3年期、5年期定存利率下调25BP,另据中金公司测算,此次大行各存款各品种平均降幅约为16BP。
理论上,存款利率下行带动广谱利率下行,会驱动债券各品种利率下行。不过,一如5月7日降准降息消息释放后长债利率不降反升,20日存贷款利率双降落地当天,债市收益率同样以调整代替了市场预期的单边下行,21日长债利率则进一步上行。
截至21日收盘,国债期货收盘涨跌不一,30年期主力合约跌0.08%,10年期主力合约持平,5年期主力合约涨0.03%,2年期主力合约涨0.02%。
银行间现券方面,不同期限利率债收益率有上有下,7年期及以下期限的国债收益率有不同程度下行,10年期和30年期国债活跃券“25附息国债04”“23附息国债23”收益率则分别上行0.8BP、1.3BP,报1.674%、1.916%。10年期和30年期国开债收益率也分别上行0.35BP和1BP。
此前20日,“25附息国债04”收益率上行1.1BP,“23附息国债23”收益率上行1.3BP,其他期限国债收益率也多数有不同程度上行。其中,5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上行1.05BP。
多位受访人士表示,LPR调降和存款利率调降是继政策利率降低之后的跟随调整,均在市场预期之内。但对比来看,逆回购利率下调幅度低于市场预期,存款利率调整幅度则略超市场预期,一方面有助于缓解银行的息差压力,另一方面保留了一定的政策空间。
不过,市场面对一揽子货币政策已明显抢跑。在浙商证券固收分析师覃汉看来,存款利率调降对债市的影响路径有四个方面:一是资金结构性转移带来的配置需求向信用债和存单转移,二是银行内部比价效应利好中长期利率债,三是未来可能的新一轮政策利率降息利好长端利率,四是银行存款流失加大同业存单中期供给压力。
与利率债表现形成对比的是,20日信用债和同业存单二级市场表现更为积极。“当前市场正在定价路径一,而前期对于路径三已经有较为充分的定价,对冲了路径二对长债的利好。”覃汉认为,长端止盈盘落地比以往进一步提前。
对于多重利好消息下多空双方再度回到均衡格局,机构普遍认为,在基本面没有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广谱利率下行的中期主线仍将主导债券的中长期配置价值。国盛证券固收分析师杨业伟表示,银行负债成本下降有助于缓解银行息差压力,进而促进银行完成信贷投放任务,同时也使得银行对债券的配置收益增加,进而带动利率下行。
后续怎么走
“就5月7日降息而言,之前市场存在预期,降息落地后市场走出短期利好出尽的止盈行情,随后在关税冲击阶段性缓和的情况下,长端利率再度上行。”杨业伟认为,参考往年降息和降低存款利率前后国债收益率变化,基本面仍面临压力利多未出尽,叠加宽松货币政策环境,国债利率在止盈形成的短暂上行后将转为下行。
此次存款利率下调是大行自2022年9月以来第七次主动下调。回顾过去六轮调整后的债市表现,定价分歧普遍较大。
据浙商证券梳理分析,2022年9月以及2023年9月存款降息后,利率走出反转调整趋势,当时市场在交易政策放开预期以及债券供给放量影响等新主线;2023年6月、2023年12月以及2024年10月存款降息后,利率下行趋势不变,市场均在交易新一轮降息预期;2024年7月存款降息后,利率震荡下行,当时市场主要在交易央行买卖国债以及政策发力预期。
“分歧的本质在于市场如何定性本轮存款降息,究竟是对于上一轮政策利率降息的回应或是新一轮政策降息的开始。”覃汉认为,广谱利率下行的中期主线没有改变,后续曲线可能演绎先平后陡的节奏,但交易节奏较为复杂。
他进一步表示,从近几轮“政策利率、存款利率、国债利率”的变动幅度来看,国债利率确实已经抢跑较多,当前长端已知的增量信息不足以驱动10年国债和30年国债利率分别下破1.60%及1.80%。接下来,长端赔率空间打开的触发因素可能要等到6月至7月保险再度演绎“抢停售”、特朗普关税政策反复、央行重启买债后长端抢跑、政策利率降息预期再次发酵等。
有固收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综合考虑基本面、汇率、银行息差压力等,短期内宽货币博弈可能告一段落,预计下次降息窗口至少等到今年三季度。聚焦资金面情况,随着存款利率持续走低,存款流向非银以及存款流失带来的银行负债端压力,仍是当前干扰债市的重要因素。
杨业伟判断,后续随着中小银行存款利率调降,预计大行存款流失的压力或将减弱。而随着非银资金增加,债券市场需求力量也会增加。
中金公司最新报告指出,存款挂牌利率下移,一定程度上也为包括债券等在内的资产端利率下行腾挪空间,尤其存款利率中长期降幅相对更大,因此为债市中长期利率下行所腾挪的空间更大。但是,如果只有存款利率下行但其他“类现金”利率变动不大,在比价效应下,银行可能反而会面临存款搬家的压力,进一步放大负债的不稳定性。因此,货币市场利率的补降下行也至关重要。
“随着汇率约束的缓解,货币市场以及短端利率补降可能会延续,预计到年底,1年期存单利率会降至与1年期存款利率接近的水平,来缓解各种利率体系的扭曲,也就是1年期存单利率可能从目前1.6%附近降至1.0%附近,在短端利率回落、期限利差重新走扩后,中长期债券利率也会随之下行,收益率曲线牛市变陡。”上述报告判断称。
WIND数据显示,21日全国和主要股份制银行一年期同业存单最新成交在1.69%附近,较上日上行约2BP。公开市场上,央行公告称,5月21日以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开展了157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考虑到当日有920亿元逆回购到期,单日净投放650亿元。当天,存款类机构隔夜和七天质押式回购利率继续小幅下降,DR001、DR007分别下行0.77BP、1.47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