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北京5月21日电(记者张宏)5月21日下午,由中国银河证券新发展研究院、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北京大学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主办的全球南方崛起——新秩序下的合作机遇(2025)研讨会在京举行。与会专家围绕“全球南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集合体)发展现状及路径展开讨论。
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新发展研究院院长章俊表示,发达国家面临人口老龄化、债务扩张、逆全球化的“3D挑战”,而“全球南方”国家问题可控,经济更具韧性。“全球南方”国家凭借人口红利和低成本优势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实现工业化发展和经济增长。
谈及人工智能,他表示:“过去十年,科技的发展没有大量转化成生产力,人工智能的出现可能会改变这一情况。不过,根据Gartner Hype Cycle(技术成熟曲线),一项新技术在成熟前可能会经历泡沫破灭的低谷期。这可以参考2000年美国互联网泡沫危机,由于短期内大量资金盲目投资,叠加投资收益未兑现前期乐观预期,最终导致泡沫破裂。人工智能时代,投资者热情高涨,但AI(人工智能)技术还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同样需要警惕产生AI泡沫的风险。”
我们现在应该如何做,才能尽量减少这种泡沫的冲击?章俊在会后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微信采访时表示,减少AI泡沫冲击的核心在于保障AI技术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在资金端,要避免AI领域“一哄而上”式盲目投资,通过政策引导长期资本流向真正具有进步意义的科技创新和得到验证的应用场景。同时也要防范初创企业估值虚高等现象,通过资本市场监管使企业估值回归价值创造逻辑,而非追逐短期概念热点。
在技术端,要建立科学的识别与评估体系,精准识别并重点支持具有突破性潜力的技术研发,避免“创新泡沫”,以AI技术的产业化落地为导向,实现有效技术创新。
“在治理端,要把治理思维纳入技术开发的起点,同时引进先进技术,完善科技监管。要积极推动AI领域的技术标准制定并加大执行力度,构建全面、综合的AI风险治理体系。”他说。
他指出,AI时代,人口和劳动力红利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显著降低,“全球南方”传统工业化路径受阻。中国对外投资,特别是对新兴市场国家投资逐年攀升,且主要投向基础设施,有利于新兴市场国家继续发挥人口和资源要素来推进自身的工业化进程。中国作为全球人工智能的重要国家,加大对“全球南方”国家的AI基础设施投资,使得这些国家也可以拥抱AI,享受科技革命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