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5-21 22:15:09 股吧网页版
中非贸易额连续四年创历史新高,这场经贸博览会将在长沙举行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5月21日,商务部部长助理唐文弘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第四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将于6月12日到15日在湖南长沙举办。这是今年中国同非洲国家在经贸领域最为重要的交流活动之一。

  据悉,此次博览会邀请刚果(布)、肯尼亚、纳米比亚、南非、尼日利亚5个非洲国家作为主宾国,湖北省、重庆市作为主宾省(市)。截至目前,已有包括44个非洲国家、6个国际组织、23个国内省区市和2800多家中非企业、商协会、金融机构等超1.2万人报名参会,围绕如何将展会流量转化成经贸增量,释放出综合效应。

  除了5个非洲主宾国将搭建特装展位以外,还有20个非洲国家将搭建国家展位,集中展示本国的形象和特色产品。这次主展馆将于6月13日至15日面向公众开放,较上一届增加了一天,市民朋友可以提前预约免费参观。

  湖南省商务厅厅长沈裕谋介绍,与往届相比,非洲展品的类别和数量更加丰富,像纳米比亚的辣椒酱、肯尼亚的鲜花和孔雀石手链、贝宁的甜面包菠萝、加纳的黑皂、坦桑尼亚的蓝宝石、南非的红酒和鸵鸟蛋工艺品、刚果(布)的精油和镶框画等800多个非洲产品将集中亮相,让采购商和广大消费者能够原汁原味地领略到非洲风情。

  唐文弘表示,本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将聚焦“十大伙伴行动”安排系列活动,展示合作成果,汇聚各方资源,形成更大合力,推动中非经贸合作高质量发展。

  中国连续16年保持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

  近年来,在中非双方元首的战略引领下,中非经贸合作不断取得新进展。商务部数据显示,2024年,中非贸易额达到2956亿美元,同比增长了4.8%,连续第4年创历史新高。中国连续16年保持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其中,中国自非洲进口1168亿美元,增长6.9%,对非洲出口1788亿美元,增长3.5%。

  “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为非洲商品提供了广阔的机遇。以碧根果为例,南非每年生产的碧根果90%出口到中国,中国市场已带动南非成为世界上第三大碧根果生产国。”唐文弘说道。

  去年,中国宣布给予建交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商务部西亚非洲司司长沈翔表示,零关税政策自去年12月1日启动至今年3月,中国自非洲最不发达国家进口额达214.2亿美元,同比增长15.2%。

  沈翔表示,中国还持续面向非洲国家扩大市场开放水平。峰会闭幕以来,已经有赞比亚大豆、尼日利亚花生等18个非洲国家的22种农产品新获得输华准入。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还设立了“非洲产品专区”,赞比亚蜂蜜、肯尼亚鲜花、贝宁菠萝等特色农产品受到热捧,成为进博会的网红产品。今年一季度,中国自非洲咖啡进口同比增长70.4%,可可豆同比增长56.8%。

  与此同时,中国对非投资动能不断积聚。近年来,中国企业加大对非洲各类经贸园区的建设和投资,推动中非产业链合作,为当地税收、就业、出口创汇作出重要贡献。

  据唐文弘介绍,在埃及,中国企业建设的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形成纺织、玻璃、建材、家电等产业集群,成为助力非洲工业化的一个成功案例;在坦桑尼亚,中国企业建设的东非商贸物流产业园,已吸引了430多家中小企业入驻,待全面投入运营后,预计将为当地创造超过2万个就业岗位;在赞比亚,中国企业建设的赞中经贸合作区正在打造铜矿开采、冶炼、加工全产业链,助力非洲提升矿产品附加值。

  值得一提的是,中非新兴领域合作持续深化。唐文弘指出,数字经济方面,中国企业已为非洲建设多个大型数据中心,提供云计算服务,5G技术在非洲矿山开采、城市管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绿色发展方面,中非合作建设的光伏电站装机容量累计超过1.5吉瓦,可满足非洲上百万家庭用电需求;金融合作方面,埃及、非洲进出口银行分别于2023年、2025年成功在中国发行人民币“熊猫债”。

  商务部:采取“一国一策”方式落实中非“十大伙伴行动”

  去年9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中方宣布对非合作“十大伙伴行动”务实举措,为中非合作注入了新的动力。唐文弘表示,商务部高度重视“十大伙伴行动”落实工作,峰会闭幕之后,即会同相关部门与非洲各国开展了多轮对接,采取“一国一策”方式制定落实举措,举办“十大伙伴行动”解读和落实研修班,汇聚合力。截至目前,相关举措落实工作已经取得了积极成果。

  在贸易繁荣和产业链合作伙伴行动项下,中国给予同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于2024年12月1日正式实施;同非洲20多个国家签署了共同发展经济伙伴关系框架协定;举办“云上大讲堂”非洲专场,600名非洲电商领域代表参加。峰会闭幕以来,中国企业对非洲新增投资133.8亿元人民币;举办18场中非中小企业对接活动,培训800多名中小企业经管人才。

  在互联互通和绿色发展伙伴行动项下,中国已经立项实施18个基础设施联通项目,涵盖了铁路、公路、航空、电力、通信等领域;支持非洲进出口银行成功在中国发行22亿元人民币熊猫债券。立项实施9个清洁能源和绿色发展项目;设立中非绿色产业链专项资金;举办中国—非洲和平利用核技术合作推介会,向30余个非洲国家分享中国核能发电及综合利用等技术。

  在卫生健康和兴农惠民伙伴行动项下,中国依托科摩罗等非洲4国中医药海外中心开展抗疟培训、中医诊疗等合作;与津巴布韦等5国共同实施“微创医学”计划;培训540名公共卫生专业人才,派遣508名医疗队员。通过提供物资、派遣专家等方式对加蓬等4国农业示范中心提供支持;派遣200名农业专家;已经启动85个农业减贫示范村项目,培养195名致富带头人。

  在文明互鉴和人文交流伙伴行动项下,中国立项实施贝宁“鲁班工坊”升级改造项目;向非洲提供近9000个研修培训名额;立项实施18个人文交流项目;邀请非洲近400名文化和旅游人才来华研修。

  中非发展基金:愿做非洲现代化进程的“长期合伙人”

  近日,中非发展基金投资总监兼南非代表处首席代表于庆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中非关系已进入历史最好时期,中非命运共同体定位提升到“全天候”层级。“当前中非关系正在进入‘提质升级、创新共赢’的新机遇期。”

  于庆表示,中非传统领域合作持续深化,中国连续16年保持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制造业、农业、基础设施仍是合作重点;新兴领域合作不断拓展,跨境电商、移动支付、蓝色经济、绿色转型、数字赋能等将成为发展新引擎。不仅如此,金融支持更加多元,创新模式不断拓展,人民币跨境结算、股权投资、投建营一体化等模式丰富了中非金融合作内涵,更为非洲现代化发展进程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和金融支撑。

  中非发展基金是中非合作论坛提出的对非务实合作举措,旨在鼓励和支持中国企业对非投资,总规模100亿美元,截至2025年 4月底,基金已累计对39个非洲国家投资决策超84亿美元,带动中国企业对非投融资超过328亿美元,投资涉及基础设施、产能合作、农业民生、绿色发展等领域。

  “中非关系的前景,不仅在于优势互补,更在于发展理念的共鸣。中非发展基金愿做非洲现代化进程的‘长期合伙人’,践行真实亲诚理念,鼓励和支持更多中国企业赴非投资,让合作成果真正惠及双方人民。”于庆说道。

  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发布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25-2027)》指出,中方将继续努力增强中国企业对非投资信心,进一步扩大对非投资和技术转让。于庆表示,中非发展基金将继续就此发挥重要作用。峰会召开后,中非发展基金第一时间落实峰会精神,形成论坛成果“早期收获”。

  一是持续发挥对非投资主力平台作用,加大对非投资力度,新增对非投资4.5亿美元(折合32亿元人民币),支持中材水泥收购突尼斯水泥项目,助力非洲工业化进程;支持厦门国贸、厦门象屿加固中非产业链供应链建设;落实中方在峰会开幕式上提出的“中方还将鼓励和支持非方在华发行‘熊猫债’”,中非基金出资认购非洲进出口银行熊猫债,实现非洲多边金融机构发行熊猫债零的突破。

  二是于2024年10月成功举办“中非投资合作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搭建对非投资对话和合作平台,增强中国企业对非投资信心。

  三是落实“绿色发展伙伴行动”,设立中非绿色产业链专项资金,首批已认定的7个项目中包括南非Samancor配套光伏电站、加纳北部光伏项目等,加强对非绿色产业链投资引导。

  四是扩大对非技术转让,加大在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矿产冶炼加工等传统行业,数字化、智能化等新兴产业以及绿色发展等领域的投资合作,已完成4个项目认定,实现峰会后首个技术转让类项目出资5878万美元。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