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张鹏飞)5月20日,华泰股份召开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2024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等多项议案。公司董事长李晓亮在会上作董事会工作报告时表示,华泰股份将加速科研成果转化,深化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全面推进造纸工业4.0进程,以科技创新驱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华泰股份股东大会现场 (记者张鹏飞摄)
科研创新赋能产业升级
李晓亮指出,2024年华泰股份在科研创新方面成效显著,企业综合竞争力明显提升。公司依托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高能级科研平台,全年引进博士后6人,在站博士后达25人。同时,与中国林科院、芬兰奥博大学等国内外机构联合开展30余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绿色造纸化学品等前沿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公司自主研发的新型造纸助剂在部分生产线推广应用。
“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公司实现了资源共享和成果高效转化,为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能。”李晓亮表示。
启动造纸“产业大脑”项目
在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方面,华泰股份已迈出关键步伐。2024年,公司建成山东省造纸行业首个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5G造纸工业云平台,并启动山东省造纸“产业大脑”项目,实现生产全流程数字化管控。该项目入选2024年度省级示范型“产业大脑”,成为行业智能化转型标杆。
李晓亮表示,2025年公司将依托七大科研平台,加快推动造纸工业4.0进程,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优化智能决策体系,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我们的目标是以‘产业大脑’为核心,构建造纸数字化生态,引领行业技术变革。”
2025年锚定智能制造
尽管面临行业需求收缩、成本上涨等挑战,2024年华泰股份仍实现营业收入130.46亿元,经营活动净现金流3.65亿元。造纸板块通过技术改造和产品创新,成功开发高档文化纸、环保传媒纸等高附加值产品,稳居党报党刊核心供应商地位;化工板块销售收入达42.14亿元,高端盐化工项目投产进一步巩固产业链优势。
展望2025年,李晓亮提出“智能制造”为核心的战略方向。浆纸板块将加快推进总部林浆纸一体化产业园建设,优化“全国三点一线”布局,满足多元化市场需求;化工板块拓宽拉长产业链条,以强链、延链为核心,进一步拓展氯碱及下游产业,全力打造海洋新材料产业园;数字化升级方面,将充分利用产业大脑平台,实现以智能决策管理分析为代表的大数据分析管理体系。
李晓亮强调,华泰股份将坚持“管理提升、效益提高”理念,深化对外合作,加速嵌入全球产业链高端环节,同时通过循环经济和绿色技术践行“双碳”目标。“我们有信心以创新驱动增长,以更优异的业绩回报股东信任。”李晓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