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摘要:债市维持区间震荡格局,10年国债利率中枢或锚定1.6%-1.7%,机构建议关注农发债品种利差及超长地方债供给尾声机会,短端空间依赖央行购债信号打开;5月LPR随逆回购利率下调10BP,银行净息差承压(国有行息差1.33%创历史新低),存款利率或结构性调降以稳综合融资成本;美国主权评级遭穆迪下调引市场警惕,机构警示美债“印钱还债”加剧通胀风险,财政赤字路径不可持续或驱动利率熊陡,但当前仓位中性或抑制波动幅度。
1、债市区间震荡

数据来源:Choice
华西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郁
我们维持债牛延续的观点不变,不过在短期维度,由于增量信息不足,我们需要一段时间,等待基本面趋势的显性化,长端利率进入震荡期,10年国债收益率或在1.6%-1.7%之间反复。长端10年品种,农发债的品种利差较为丰厚,且流动性尚可;10年地方债短期仍面临供给压力,或暂时规避。超长端30年品种方面,超长地方债或即将迎来密集供给的终点,品种利差大概率可从高位继续压缩,较为推荐。

国金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尹睿哲
从基本面角度观察。分别从信贷、实体部门回报率及价格等核心基本面指标观察,利率合理中枢分别在1.82%、1.71%和1.61%,综合看当前长端利率水平处于合理区间的偏下沿位置。空间打开的条件。若要进一步打开长端空间,仍需依赖短端的有效带动。策略方面,由于当前市场估值处于合理区间下沿附近,且期限利差处于历史低位,长端向下较为依赖于1年期品种拓宽空间。后者虽然存在余地(距离年初低点仍有落差),但短期受制于资金价格。而资金成本暂未打开向下空间,或需等待央行购债等信号触发。各期限利率运行空间总体逼仄,曲线或在平坦状态下偏弱震荡。
浙商银行FICC 债券投资部
短债受资金面扰动,即使政策利率锚定,但实际市场资金利率仍有波动,短债持有体验不佳而长端利率债在供给与止盈压力下波动加剧,同时信用债、地方债利差分化提供结构性机会。下一阶段,在波动率提高的情况下高抛低吸的交易波段、精选利差品种、把握曲线变化可能是收益增厚的主要来源,同时在长期低利率环境下,适度拉长久期、优化持仓结构也是获取超额收益的关键。
2、LPR调降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
5月LPR报价实现下调,主要源于5月7天逆回购利率下调10个基点,LPR相应跟随。在新的货币政策框架下,7天期逆回购利率作为主要的政策利率,成为LPR新的“定价锚”,并通过强化各利率间协同,逐步疏通由短及长的利率传导关系。2025年一季度,受资产端重定价、消费贷“以价换量”较为明显以及有效信贷需求不足等影响,商业银行净息差较上年大幅收窄9基点至1.43%,跌至历史低位。其中,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净息差分别为1.33%、1.56%、1.37%、1.58%,较上年分别下降11、5、1、15基点。在新一轮降息带动下,利率中枢整体继续下移,资产端贷款利率仍将处于下行通道,银行息差仍承压,LPR报价短期内继续下调空间受限。在稳息差的同时,为释放更多支持实体成效,利率管控方向也从“推动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下降”转为“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表明在当前信贷成本已明显降低的情况下,后续或更加关注非息成本压降。
中泰证券银行业首席戴志锋
本轮降息、存款利率下调、降准对银行息差综合影响:预计对25E、26E息差分别影响+2.9bp、-1.4bp,对25E营收、税前利润支撑+1.9个点和+4.2个点。存款利率下调幅度超过LPR降幅,对息差形成有效支撑。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
20日LPR报价下调,根本原因是4月中美关税战骤然升级,外部环境发生急剧变化。接下来监管层有可能通过单独引导5年期以上LPR报价下行等方式,推动居民房贷利率更大幅度下调。我们估计接下来各类存款利率将平均下调0.1个百分点左右,其中,活期存款利率和短期定期存款利率下调幅度会比较小,期限较长的定期存款利率会有更大降幅。
3、美国主权信用评级遭下调
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创始人达利欧
穆迪下调美国主权评级只反映了美国国债风险的冰山一角。穆迪没有考虑到美国联邦政府可能会通过印钱来偿还债务的风险。持债者将因美债的美元投资回报贬值而蒙受损失,可能远超预期。即使美国政府不会技术性违约,投资者仍然面临货币购买力被通胀侵蚀的实质性风险。
摩根大通策略师Jay Barry
鉴于需求格局发生结构性转变,贸易和货币政策存在不确定性,短期内风险倾向于熊陡。这一事件导致的波动程度应该会比4月初关税公告后出现的波动更小,因为投资者的仓位现在更加中性,而且不太可能像上个月那样出现夸大基本面的市场波动。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穆迪此次下调评级一档,应会使30年期掉期利差缩小约5个基点。然而,美债似乎已经显示出比其他类似评级的发达市场主权债券更高的风险溢价,表明价格降低的幅度可能比这些系数所暗示的要小。
摩根士丹利策略师Michael Zezas
短期内,政治上可行的财政方案可能导致赤字扩大,同时不会为经济提供有意义的财政刺激。
古根海姆合伙投资管理公司首席投资官Anne Walsh
若华盛顿没有旨在大幅重置支出水平的实质性程序,美国财政路径不太可能显著改善,并称 “我们正走在不可持续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