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南都记者了解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持续推进城市更新。其中,2000年以前建成的城市老旧小区都要纳入改造范围,并完善社区建设,重点聚焦“一老一小”,完善无障碍适老化配套设施,增补托育服务设施、儿童活动场地。
此次意见发布有哪些含金量政策,为城市更新工作提供支持,打造宜居、宜业、宜学、宜养的全龄段友好社区?5月20日,住建部、自然资源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金融监管总局五部门相关负责人齐聚国新办发布会,解答老百姓关切。
住建部回应,要大力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同时加强既有建筑改造利用,努力把老房子、旧房子也改造成好房子。考虑到地区之间、城市之间的差异,要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办一件成一件,力戒形式主义,杜绝“面子工程”“形象工程”。
最新数据披露,2019—2024年,全国累计开工改造老旧小区28万个,惠及居民4800万户、超过了1.2亿人,增设停车位387万个,建设养老、托育等各类社区服务设施7.8万个。
5月20日,住建部、自然资源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金融监管总局五部门相关负责人齐聚国新办发布会,解答老百姓关切。
把老房、旧房改造成好房子,杜绝“形象工程”
南都记者关注到,此次《意见》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城市更新工作作出的全面部署,是指导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纲领性文件。《意见》围绕促进城市结构优化、功能完善、文脉赓续、品质提升,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部署了8个方面主要任务。在任务安排上,《意见》部署推进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四好”建设。
提到何为好房子?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秦海翔介绍,主要是大力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同时加强既有建筑改造利用,努力把老房子、旧房子也改造成好房子。稳妥推进危险住房改造,加强老旧厂房、低效楼宇、传统商业设施等存量房屋的改造利用,推动建筑功能转换和混合利用。
谈到好小区建设,他指出,主要是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整治改造,更新改造老化管线管道,整治小区及周边的环境,加强改造的质量安全监管,完善长效的管理机制,来持续提升老旧小区居住环境、设施条件、服务功能和文化价值。
“稳妥推进危险住房改造、推进城镇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改造、建设完整社区、推进城中村改造,以及增加群众身边的社区公园和口袋公园、推动公园绿地开放共享等。”他说,这些举措都是为了解决好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创造更加安全舒适的居住条件、更加方便高效的公共服务和更加优美宜人的城市环境。
值得关注的是,《意见》提出,要坚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充分考虑到地区之间、城市之间的差异,科学合理确定城市更新的重点任务,细化实施路径,完善工作方法,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有力有序推进实施。秦海翔指出,要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办一件成一件,力戒形式主义,杜绝“面子工程”“形象工程”,确保把实事办实、好事办好。
已开工改造老旧小区28万个,惠及居民超1.2亿人
谈及老百姓关注的老旧小区改造,秦海翔透露,住建部指导各地扎实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在全国106个社区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着力补齐小区、社区设施建设和服务的短板。
他还带来一组数据最新数据,2019—2024年,全国累计开工改造老旧小区28万个,惠及了居民4800万户、超过了1.2亿人,共改造提升各类老化管线36万公里,增设停车位387万个,建设养老、托育等各类社区服务设施7.8万个。与此同时,各地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大力推进居住建筑的节能改造,累计实施改造4.46亿平方米。
“各地还积极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并作为一项民生实事工程来抓好落实,让行动不便、上下楼困难的老人,现在可以很方便地下楼晒晒太阳、和老街坊聊聊天,这也有利于老人的身心健康。”秦海翔说。
南都记者从现场了解到,此次《意见》将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整治改造、开展完整社区建设作为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重要任务。
改造不只是修修补补,如何给百姓生活“添温度”也是民生关切。住建部也强调,下一步将指导地方切实抓好组织实施。一方面,在完成“十四五”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的基础上,继续深入推进这项工作,重点做好小区内老化管线改造,消除安全隐患。开展建筑物屋面、外墙、楼梯等公共部位维修,小区环境及配套设施改造建设、小区内建筑节能改造,支持有条件的楼栋加装电梯,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
另一方面,持续开展完整社区建设,因地制宜配建和完善社区养老、托育等“一老一小”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停车、充电等市政配套设施,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25年前建成的城市老旧小区纳入改造,重点聚焦“一老一小”建设
关于城市更新改造的民生类项目,住建部部长倪虹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曾公开提到涉及三类。一是2000年以前建成的城市老旧小区都要纳入改造范围,因地制宜实施改造。也鼓励地方探索居民自主更新改造老旧住宅。二是城中村改造项目,现在范围已经扩大到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今年要在去年新增100万套的基础上,继续扩大改造规模。三是大力推进完整社区建设,重点是聚焦"一老一小",完善无障碍适老化配套设施,增补托育服务设施、儿童活动场地。
“城市和人一样,是一个有机生命体,人要保持健康,就要通过体检,发现病灶、找到病因,开准药方、解决问题,城市也一样。”倪虹强调抓体检找准问题的重要性,他说,经过前一个阶段的试点探索,现在,“先体检、后更新”“无体检、不更新”,已经成为城市更新工作的共识。体检发现的问题,就是城市更新要重点解决的问题。目前,全国290多个地级市已经全面开展城市体检,我们还将支持有条件的县级市也开展体检。
身为住建部门主官,倪虹也深感要做好城市更新让“旧貌换新颜”其实都很不容易。他举例,大家都知道,加装电梯,统一居民意见不太容易;增加停车位,去找到合适的地方也不太容易;在更新施工过程中会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解决这些难题,需要邻里相亲、守望相助,我们要发扬这种美德,一起来商量、一起来支持,大家携起手来,把每一件民生实事一件一件办实、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