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访问:
发表于 2025-05-20 23:13:10 股吧网页版
观察:上市公司改名有利有弊 关键在于能否推动长远发展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胡华雄

  近日,市值超千亿元的上市公司韦尔股份拟变更公司名称和证券简称的消息,引起市场广泛关注,并再度引发上市公司更名这一话题的热议。

  实际上,近期A股市场上市公司更名或拟更名的案例不少。除了韦尔股份外,新华联、新疆浩源近日也表示拟变更公司名称和证券简称,而远兴能源、怡和嘉业等公司近日则发布变更公司名称、证券简称暨完成工商变更登记的公告称,公司完成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取得了换发的《营业执照》。据Wind数据,仅2025年以来,A股市场完成公司更名的上市公司数量就已超过30家。

  上市公司变更公司名称,其益处确实是能让相关企业更加聚焦未来主战略。对于上市公司更名的原因,相关公司也多表示是基于公司战略规划及经营业务发展的需要。

  比如韦尔股份表示,之所以拟将公司名称从“上海韦尔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豪威集成电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具体以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名称为准),是因公司于2019年完成了对全球前三大图像传感器芯片设计公司豪威科技的收购,逐步构建了图像传感器解决方案、显示解决方案和模拟解决方案三大业务体系。2024年公司半导体设计业务中,公司图像传感器解决方案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91.90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74.76%;新华联则表示,变更公司名称是为契合公司发展战略,彰显公司铜官窑国风乐园景区重要性,强化公司主业影响,聚焦提升公司品牌形象;新疆浩源则表示,公司主营天然气输配、销售和入户安装业务,拥有城市管道燃气特许经营权及经营天然气销售业务的相关资质。考虑到公司战略规划和整体利益,使公司名称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公司的业务结构及未来发展格局,进一步提升企业品牌形象与品牌价值,公司拟将名称由“新疆浩源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新疆万憬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不过,从近年一些案例来看,上市公司更名有时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比如,对于一些原本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而言,放弃原来公众较为熟悉的公司名称,某种程度上可能是一种损失,因公众重新认识和接受新名称需要一定的时间成本,而且一些企业的新名称不见得比原来的名称更易记、更深入人心。另外,历史上还存在一些公司为追逐短期热点频繁改名的案例,事实上这样的公司也更容易“陷入困境”。

  总的来说,笔者认为,对于上市公司改名的事情,有两个方面或需要注意。

  一方面,上市公司是否需要改名,关键还在于能否通过改名推动公司业务的长远发展,尤其是对于消费品公司而言,更名后要能有助于深化公司和产品在公众中的认知和形象,而不宜因短期利益草率作出更名举动。

  另一方面,上市公司是否需要改名,由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定,在符合法律法规的基础上,企业自己决定是否更名,以及决定改为何名,外部力量一般不应干预,但是对于改名带来的影响,以及改名效益可能不如预期的后果,企业也需自行承担。这也提醒相关企业,改名需要仔细权衡利弊,切勿轻率。

郑重声明:用户在财富号/股吧/博客等社区发表的所有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请勿相信代客理财、免费荐股和炒股培训等宣传内容,远离非法证券活动。请勿添加发言用户的手机号码、公众号、微博、微信及QQ等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登录 | 5秒注册 作者:,欢迎留言 退出发表新主题
郑重声明: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东方财富社区管理规定》

扫一扫下载APP

扫一扫下载APP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8328号 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编号:913101046312860336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21-34289898 举报邮箱:jubao@eastmoney.com
沪ICP证:沪B2-20070217 网站备案号:沪ICP备05006054号-1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0120号 版权所有:东方财富网 意见与建议:021-54509966/95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