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资产管理公司(以下简称“地方AMC”)增资的热情再次高涨。
天眼查显示,5月12日,上海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国有资产”)注册资本进行了变更,由55亿元增至280亿元,增加225亿元,增幅高达409%。
官网显示,上海国有资产于1999年10月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自2007年成为上海国际集团全资子公司,是集团系统战略性金融资产的重要持股公司;2014年7月经原中国银监会批准成为首批地方AMC之一,参与上海市金融企业不良资产的收购处置工作。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包括上海国有资产在内已有5家地方AMC完成了增资,合计增资规模达278.51亿元。
记者根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2024年有7家地方AMC累计完成超127亿元的增资。2023年至少有9家地方AMC完成了增资,增资规模超160亿元;2022年至少有7家地方AMC完成了增资,增资规模超240亿元。
今年以来,不到半年时间,地方AMC合计增资规模已超过去3年行业每年全年的增资规模。
具体来看,2月17日,内蒙古金融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内蒙古资产”)注册资本由96.3亿元增至106.74亿元,增加10.44亿元。
3月10日,新疆金投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由204322.32万元增至206347.11万元,增加2024.79万元。
3月12日,吉林省盛融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由10亿元增至46.87亿元,增加36.87亿元。
3月17日,昆朋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由10亿元增至16亿元,增加6亿元。
其中,内蒙古资产、上海国有资产通过此轮增资,正式跻身“百亿俱乐部”。上海国有资产的注册资本在行业排名更是上升至行业第二位,仅次于山东省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后者注册资本496.6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记者今年4月份从业内获悉,监管方面正在就《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向地方AMC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多条涉及对地方AMC资本管理、杠杆水平和流动性风险的要求。
其中,《征求意见稿》第二十条提到,地方AMC应当遵循安全、合规的原则,谨慎选择融资渠道,控制杠杆率;融入资金的余额不得超过其净资产的三倍。第二十三条要求,股东在必要时向地方AMC补充资本,在地方AMC出现流动性困难时给予流动性支持。第二十五条提出,地方AMC应当强化自身流动性风险管理,合理控制债务规模,提高存量项目专业化处置能力,防止出现债务违约;地方AMC持有的符合有关规定的优质流动资产(如现金、存款等)应当不低于未来三十天内的净资金流出。第三十四条提到,地方金融管理机构应当切实加强对地方AMC流动性风险监管,定期监测流动性风险指标。
业内分析人士向记者表示,资产管理行业属于典型的资金密集型行业,资本实力和融资能力是衡量地方AMC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关键因素。通过增资,地方AMC一方面可以降低高企的杠杆率,降低财务风险,另一方面,也可以承担更多区域金融风险化解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