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putex 2025(台北国际电脑展)是亚洲最大的电子科技展会之一,日前,英伟达、英特尔等在展会上纷纷发布新品,将AI推理作为重点布局方向,并将生态整合放在突出位置。
拓展生态兼容
英伟达作为AI算力龙头,公司在Computex 2025发布了GB300 NVL72平台以及 NVIDIA NVLink Fusion,并且首次向第三方开放 NVLink IP 授权,允许非英伟达 CPU、ASIC 或加速器与英伟达 GPU 深度整合,扩展了生态系统兼容能力。
英伟达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表示:“一场结构性变革正在发生:几十年来,数据中心首次必须从根本上进行重构——AI 正在融入每个计算平台。NVLink Fusion开放了英伟达的AI平台和丰富的生态系统,让合作伙伴能够构建专用的AI基础架构。”
据介绍,联发科、Marvell、Alchip Technologies、Astera Labs、Synopsys和Cadence 公司率先采用NVLink Fusion,从而实现定制芯片的扩展,满足模型训练和代理AI推理的严苛工作负载需求。另外,借助 NVLink Fusion,富士通和高通的CPU 还可以与英伟达GPU 集成,构建高性能AI工厂。
黄仁勋宣布,英伟达将联合富士康、台积电在中国台湾建设首座人工智能超级计算机,强化AI生态系统的核心支柱,并在中国台湾开设新的办事处,名为“Nvidia Constellation”。
值得注意的是,在Computex 2025的主题演讲结束,黄仁勋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如果美国AI扩散规则限制其他国家使用美国技术,这个目标从一开始就错了。美国应该加速向全球推广美国技术,否则一切都为时已晚。如果目标是让美国处于领先位置,那么 AI 扩散规则完全是反作用。他指出,AI是一个完整的技术栈,包括芯片、工厂、基础设施、模型及应用程序在内的全部层级,不能只保护某一层而牺牲其他层。
黄仁勋强调,失去中国市场意味着美国公司损失了90%的全球市场,而不是一半。由于被禁售H20,英伟达已经计提了55亿美元库存减值损失,还因此放弃了150亿美元的销售额,而中国每年潜在市场达到500亿美元,几乎是波音整个公司,并且放弃中国市场还会威胁到CUDA生态。他认为美国应该“全力以赴”让英伟达回到中国市场,让美国公司有机会在中国市场竞争。
日前,英伟达传出计划在上海建研究中心,将聚焦中国客户定制化需求。
加码AI推理
围绕推理市场,英伟达也在持续加码。本次公司不仅推出了应用于AI推理的GB300 NVL72 AI服务器,服务性能提升了50%,将在2025 年第三季度量产上市;针对企业级AI推理市场,英伟达还推出了RTX PRO服务器,最多可配置8张Blackwell RTX Pro Graphics 6000卡以及英伟达网络技术,完全兼容AI企业软件平台,个人工作站 DGX Spark也将从7月起发售。
在机器人赛道上,英伟达更新了机器人基础模型 Isaac GR00T,增加了人形机器人训练的合成数据生成框架 Isaac GR00T - Dreams,发布了用于合成运动生成的蓝图及 NVIDIA Blackwell 系统,助力人形机器人开发。
除了英伟达,英特尔也在展会上推出了GPU和AI加速器产品系列,AI推理也成为重点布局方向。
其中,英特尔锐炫Pro B60和英特尔锐炫Pro B50 GPU,为AI推理和专业工作站量身定制,采用PCIe Gen 5接口,速度的提升可带来 10%-20% 的性能提升。英特尔Gaudi 3 AI加速器现已提供PCIe和机架级系统部署选择,可以支持在现有服务器数据中心环境中进行可扩展的AI推理,预计将于2025年下半年上市。另外,英特尔AI Assistant Builder现已在GitHub上发布,作为轻量级的开放软件框架,开发者可以利用它创建针对英特尔平台优化的、特定用途的本地AI代理。
另外,AMD 计划于2025年5月21日正式揭晓 Radeon RX 9060 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