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部科技司司长徐文强5月20日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在港口基础设施方面,我国沿海港口总体规模世界领先,全球货运、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前十的港口中,中国港口分别占了八席和六席。港口智能化发展方面,我国已建成和在建的自动化码头数量均居世界首位。自动化码头集装箱作业效率的世界纪录,也由中国港口创造和保持。
徐文强表示,近年来,交通运输部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在交通国际组织事务框架下,推动发布国际标准、建立技术对口关系、加强全球交通合作,促进交通运输规则、技术、标准“引进来”和“走出去”,交通标准化对外开放水平显著提升。
徐文强表示,我国高度重视港口标准化建设,通过不断实践和创新,在港口建设运营特别是码头建设指南、作业要求、操作规范、绿色低碳等领域,形成了一整套先进实用的技术成果,构建了以安全、绿色、智能、高效为主要特征的港口标准体系,为全球港口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重要借鉴。
据介绍,去年以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先后到访上海、天津、青岛等地,对中国港口码头的标准化建设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交通运输部组织国内港口企业和科研机构,全面深度参与国际标准治理,开展了一系列标准化国际交流活动,组织了一大批国际标准提案的技术研究。在国家标准委的有力指导和支持下,2024年向ISO提出港口码头领域新技术委员会提案,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和中国交建、中远海运、招商局等中央企业,积极向ISO成员国进行技术宣介,得到了国际上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支持。最终,该提案获得ISO成员国投票通过。
据悉,新成立的ISO港口码头分委会,将以推动全球港口码头基础设施“硬联通”、规则标准“软联通”为工作方向,积极汇聚全球力量,着力在港口码头生产作业、系统建设、技术应用等方面,引领全球港口绿色化、智能化发展。目前,港口码头分委会共有23个积极参与成员国和27个观察成员国。中国作为分委会秘书处承担国,将切实履行职责,与各成员国共同努力,推动建立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港口码头国际标准体系,为全球港口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注入新的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