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科技股强势,机器人板块回暖,机器人ETF基金(159213)震荡上行,当前涨0.57%,轻松反包昨日跌幅。

机器人ETF基金(159213)标的指数成分股中,信邦智能20cm一字涨停,石头科技涨超5%,伟创电气涨超4%,东杰智能、科沃斯涨超3%,泰川机床、亚威股份等涨幅居前,拓斯达大跌7%,华辰装备、巨轮智能等回调。
资本市场动态方面,5月19日晚间,信邦智能发布公告称,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可转换公司债券以及支付现金的方式取得无锡英迪芯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英迪芯微)控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
信邦智能表示,本次交易是公司围绕汽车产业链,经过全面考察和深度思考,选择规模大、增速快且国产化率较低的汽车芯片赛道作为投资并购方向的重要举措,系公司在熟悉的汽车领域寻求新质生产力、实现产业升级的关键布局。
产品技术迭代方面,特斯拉发布人形机器人擎天柱“跳舞”视频,展示了“仿真到现实”训练代码优化和强化学习的成果。越疆科技与腾讯深化战略合作,加速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进程。华为与优必选科技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围绕具身智能和人形机器人领域开展创新合作。
当前人形机器人仍是市场焦点,产业持续迭代创新,热点催化不断,不过其商业化落地仍需时间。在商业化兑现方向,外骨骼机器人或更为清晰。外骨骼机器人技术进步、产业成熟提升性价比,应用场景星辰大海,以及各初创企业融资加速,有望助力2025年外骨骼机器人企业量产加速,2025年也有望成为消费场景应用爆发元年。布局机器人确定性方向,可关注机器人ETF基金(159213)。
【产品端:机器人供应链的逐渐成熟,提升产品性价比】
当前外骨骼机器人供应链的逐渐成熟,具备智能化、轻量化、高性价比等优势:
1、控制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决定了外骨骼机器人的性能。当前,AI技术的进步提升了外骨骼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外骨骼机器人可以更加精准的判断人类行走意图,计算所需的关节力矩,并通过驱动器精确地提供辅助动力。
2、碳纤维、铝合金等材料的应用助力外骨骼进一步轻量化,既提高了舒适性,也提高了续航能力。碳纤维材料属于非金属材料,相比金属材料,碳纤维材料密度只有金属的四分之一,同样大小质量更轻,而且强度、耐腐蚀性、环境适应性更好,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人形机器人、汽车交通、医疗器材等领域。
3、此外,机器人供应链的逐渐成熟以及新型复合材料的使用也降低了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提升了外骨骼机器人的性价比。
【应用场景端:登山辅助应用场景租赁模式兴起,未来应用星辰大海】
技术上的持续进步,包括传感器、控制系统、仿生机构设计、新材料等技术的融合,使得外骨骼机器人的性能显著提升, 更加适应多样化的应用场景。
外骨骼商业化落地引关注!5月1日,智元研究院发布国内首款消费级智能外骨骼机器人踏山AsExo-TK1000。同时五一假期,登山外骨骼机器人在黄山、泰山、华山等知名景区出现,辅助登山。
外骨骼机器人是外骨骼和机器人技术的结合体,既具备外骨骼的人体辅助增强功能,又融合了机器人的自主或半自主控制能力,应用领域覆盖军事、医疗、工业和消费市场。据方正证券测算,预计2030年,康养、工业、户外、文旅等市场外骨骼机器人市场空间可超1000亿人民币。(来源于方正证券20250425《外骨骼机器人深度:加速落地,起量在即》)
【企业端:2025年外骨骼机器人初创企业融资加速】
企业端,2025年外骨骼机器人初创企业融资加速,有望进一步助力企业拓展产品线,以及核心技术升级,提升竞争力。同时也有望加速各机器人企业的量产时间,助力行业市场规模加速提升。

(来源于国金机械20250520《满在朋 | 外骨骼机器人行业深度:行业星辰大海,商业化进程加速》)
全面拥抱机器人大时代,奔赴万亿空间,认准机器人ETF基金(159213),跟踪中证机器人指数,该指数结构与产业链环节高度契合,包括但不限于上游硬件部分的传感器、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器、磨床、设备等;中游系统集成的软件算法、系统研发、装配、控制系统等;下游应用层的服务机器人、巡检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等,为投资者提供一键布局机器人及其产业各环节的投资工具。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本基金属于中等风险等级(R3)产品,适合经客户风险承受等级测评后结果为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资者。文中提及个股仅为指数成份股客观展示列举,本文出现信息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