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上海5月20日电(记者王鹤)市场研究机构J.D. Power|君迪20日发布2024年中国车市95后群体洞察报告,报告称,新能源汽车消费渗透率突破50%临界点,“95后”、Z世代人群已成为新能源车市场中占比26%的关键购车群体。相较于燃油车市场,“95后”年轻人对新能源领域的消费支点效应更为突出,其价值主张正重塑车企的产品研发逻辑与品牌传播策略。
报告认为,产品颜值、操控与先进配置成为年轻人购车“最强驱动力”。在购车动因中, “颜值”、“操控”、“先进配置”等因素对于驱动“95后”购车的作用更强,同时,“95后”对智能座舱的偏好已经超过辅助驾驶。值得注意的是,“颜值”、“操控”、“先进配置”虽然是吸引年轻消费者的核心卖点,但也是造成“战败”(即未转化为成交)的主要风险点,若这些要素的实际体验未达预期,会直接导致客户流失。
线上“种草”替代熟人推荐,“95后”更信赖短视频与“网友口碑”。“95后”对官方品牌渠道最不“买账”的一代,信息获取行为显著偏好社交平台与短视频平台,对品牌官网等传统权威渠道则热情较弱。研究显示,“95后”对专业汽车网站、短视频、种草平台的使用率高于其他年龄段,而对品牌官网的使用率则为全人群最低。这种渠道偏好与内容需求的变化,迫使汽车厂商重新构思其营销策略,转而将“去权威化”和“社交化体验”作为营销核心方向。当前很多“爆火”营销案例,通过弱化品牌权威感、强化用户参与度的策略,构建起“95后”认可的情感联结。
报告称,不讲效率与透明度,容易“失去”年轻消费者。在服务接触体验方面“95后”对效率与态度的要求同样苛刻。他们追求迅速的信息反馈,若服务节奏拖沓,“95后”人群的满意度会明显降低。95后对“时间价值”与“信息透明”极度重视,信息数字化、过程透明化,将成为车企与年轻消费者群体建立信任的基本动作。